快快乐乐学数学_区域活动及指导
快快乐乐“玩”
——浅谈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
内容概要
主动学习是幼儿发展过程的核心,一切学习经验必须由幼儿主动地建构才能获得。数学活动区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蕴涵有关关系的各种操作材料,让通过亲自参与活动,在自身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种种亲身体验,积累经验,快乐轻松地领会和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本文从对活动区的认识、具体措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三方面展开了阐述。
关键 词:主动 经验 活动
一、现状分析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内容涉及社会、语言、、、、以及健康等七大块。教育目标定位在让幼儿了解初浅的知识,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激发求知的欲望。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许多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受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的影响,园的教学方式基本倾向于一种继承式的求同方式,这一点,在园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教学内容侧重于对记忆力和模仿力的训练;
2. 在教学方式上则表现为“口耳相传”;
3. 操作活动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低层次上;
4. 过分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一日生活中其他环节的作用。
以上这些现象不但与
学习的特点相悖,而且还会对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96年起,我园在省“九五”重点课题——单元教育活动化课程的研究中,把探寻的最佳途径作为一个重要的子课题展开了研究和探索,通过5年的实验和验证,我们发现 “活动区”作为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对于激发对活动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数概念以及培养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坚持性等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二、理论依据
1 . 蒙台梭利的“环境论”
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观察、研究幼儿的基础上精心为幼儿设计的、可以服务于幼儿发展的、作为活动对象的环境,并由此出发创造和实践区域
活动方式,即把教室中的环境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日常生活区、感觉教育区、教育区、语言区、艺术表现区等,并在各个区域布置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充分而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从而在活动中完成发展的使命。
2.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知识在本源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获取两点:①为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儿童必须经常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对客体施加各种动作,从而获得各种实际经验,才能促进智力的发展;②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体系简单地告诉学生,而应促使学生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自己去组织知识的体系,发现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的方式可促使学生认知图式的变化,改善的认知结构,成为有主动探索精神的探索者。
三、实施策略
1.精心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⑴.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活动空间
活动区不同于表演区、角色区,主要是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需要个人独立地思考、探索,自主地练习、尝试,因此,环境应该相对比较安静和独立,便于养成专注于活动的良好习惯。
我们把数学区、阅读区、美工区等相对安静的区域统一安排在靠近窗台的走廊上,并用玩具柜作为分隔物相互隔开,玩具柜被划分为数十个格子,每个格子口贴有一张画有实物图样的标签,格子里摆放相应的操作材料,同时,在活动区内还固定摆放2张桌子供活动时使用。
⑵. 围绕目标分层提供操作材料
活动区是以预设与自发生成相结合为主的学习活动。活动区的环境和材料,是根据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而创设和提供的。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而言,活动区的目标是阶段性的,不是一次二次活动就可以达成的,有时需要一两个月或整个一学期才能完成。同时,根据操作、探索的水平,
必须及时调整目标,以便使各种活动材料的投放,能更好地锁定在的“最近发展区”内。
在活动区内我们提供了20~40种可选择的游戏内容,每个内容分1~6层次添置材料,每周根据本单元的目标和发展适当调整。有些内容小、中、大班都有,但是难度层次不同,如“拼图”,小班是沿轮廓线拼3~4块拼图或是看范例拼9块图;中班是看范例拼24~40块图;大班则是看范例拼60~80块图;“接龙”游戏也是三个年龄段都有的活动,小班主要是看图案接龙,如水果宝宝接龙、小动物接龙和图形宝宝接龙;中班是数物接龙和点数接龙;大班则是相邻数接龙、对称图形接龙及加减接龙。即使是同一种内容在材料上也有层次分别。如大班的“拼正方形”,有简单的四个三角形相拼而成的,也有四个不同形状相拼如 ;小班的“穿珠”,有按一种特征(颜色、形状等)来穿的,如 ,也有按颜色、形状两种特征来穿的,如 。
2.有的放矢地指导,提升经验
⑴. 组织展开讨论,建立良好常规
活动区的材料很多,而且比较零散,如果缺乏必要的规则和要求,就很难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从小班起,我们就特别注重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规则。我们把每一个格子都贴上一张不干胶标记,上面画有和实物对应的图样,如穿珠、玻璃球、钉板等,通过玩“送ΧΧ玩具回家”的游戏,使熟悉各种材料摆放的位置,并通过故事“玩具喜
欢谁”暗示使用材料时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归还原处。
⑵. 关注发展,了解实际水平
幼儿在活动区的探索活动通常是以个别的形式进行的,由于没有成人和其他幼儿的干扰和影响,所以,幼儿这时候的行为和表现一般来说比较真实和自然,如能抓住这一契机仔细观察幼儿,就有可能了解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即“最近发展区”,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如在“套杯排序”活动中,同样是小班的幼儿,甲的方法是两个两个对应比较,用七分钟的时间把八个杯子从小到大排出来,而已则是用目测的方式在短短四分钟之内从大到小垒出了一个八层的宝塔。
⑶. 适时适度指导,促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活动区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幼儿是半开放的,可以在每天上下午的游戏时间内自主选择、自由
活动,为了使这些活动能够真正地达到促进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目标,我们对的活动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和指导。
① 适时
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和思维发展的局限,经常会在活动中遇到障碍,如果缺乏的引导,有时就会放弃思考和探索,久而久之,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区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往往会在幼儿的探索活动走入“迷宫”的时候及时出现,通过巧妙的点拨,为他们指点迷津,使的兴趣保持下去。
② 适度
有些出于好心或是性急,在
幼儿活动的时候干涉过多,不仅把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都一一告诉了幼儿,甚至会亲自示范,让幼儿照样模仿,这种指导显然违背了最初创设活动区的初衷,也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在指导幼儿活动的时候,特别强调要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接受这种差异,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却建构知识,当幼儿需要我们帮助时,为了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常常会提出2~3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供幼儿自己选择,这样的好处是使觉得自己很受尊重,同时也有能力解决遇到的难题,在以后的活动中这种自信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益处。
3.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创新
当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了某一个活动,或者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时,我们立刻给予赞赏和肯定,并且鼓励他们邀请同伴来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即使的创新没有结果,我们也肯定他的探索精神,不以成败论“英雄”。
四、体会与思考
1. 应当尊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作为,尤其是一位,我们应该谨慎地处理好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与儿童自然本性的关系。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求我们不能随意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动不动就用“你真笨!”“你怎么这么调皮!”等语句来批评指责儿童,而是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遵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注重发挥的潜能和创造性,寓教于乐,尽可能地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五官、肢体、肌肤去感知这个对他们来说五彩斑澜、神奇多变的世界,体验成功和快乐。
2.用期望去促进成长
从皮格玛利翁效应我们得知对儿童能力所抱的期望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他喜欢老师,并且感觉到也喜欢他,那么他就会争取在各方面都有最好的表现;反之,假如对儿童态度冷漠,方法简单粗暴,儿童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因此,相信每一位的潜力,给他们同样的关爱和照顾,是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的准则。特别是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高原期现象,也就是所谓停顿现象时,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指责孩子,相反要多观察、多反思,和孩子多接触,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到克服不足和缺点的办法,和同伴共同进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杜克伍斯说过这样一段话,“好的必定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儿童能尝试事物,发现事物的意义;操纵事物,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把事物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并把自己的发现同其他儿童的发现进行对照。”让我
们为幼儿学习创设一方快乐的园地,使在这里健康愉快地成长,成为有主动探索精神的小小探索者。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 张慧和 主编
《关于游戏指导的理论思考》 秦元东
《论促进的主动发展》 霍力岩
《对区角活动的性质、功能及指导方法的再认识》 黄琼(执笔)
附:
大班活动区活动安排表
上学期
下学期
打电话
* 住新房,分房子
相邻数接龙
谁是剪下的图形
圈单双数
数立方体
九格拼图
* 六面拼图
* 转转旋宫
看范例描图形
对称图形接龙
钉板图案
用积木做平面图形
小老鼠照像
* 漂亮的手帕
拼正方形
按颜色形状排序
哪边重
* 老鼠与小猫
十六格找规律
拼成几个图形
* 谁看到的
剪贴格纸
它是由哪两块拼的
* 数图形
掷色子列算式
九格找规律
做钟
移动木珠
看钟面,填时间
* 排铅笔
小岛寻宝
按数量大小排序
小岛藏宝
* 分糖果
比先后
算式接龙
盖得数(加法)
* 翘翘板
盖得数(减法)
旋转看排序
* 找树叶
* 我的
图形、线段等分
备注:有* 记号的为作者设计的于1999年出版的《智力训练材料》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