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9 > > 详细内容

浅淡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对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_区域活动及指导

 

         崇福中心园芝村分园          姚静峰

《园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创设与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工作的原则提出。这一原则表明创设环境对幼儿园整体改革影响很重要。幼儿期是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可塑性很大,期打下良好的基础会影响终生。

一、        合理地创设活动区

创设活动区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合理地创设活动区不仅能为提供多种学习经验,提供动手操

作、动脑思考、与人交往等大量活动机会,而且还能使幼儿在自选活动中充分表现其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各方面素质。

1、根据年龄特点和当前活动区目标创设活动区

充分利用有限的房间扩大幼儿的活动面积,幼儿期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活动形成的。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满足发展需要为前提,紧围绕本阶段的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设置活动区,并允许幼儿自由选择,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彼此不认识,极易产生孤独感。我们设置了玩具摆弄区、大积木积塑区、图书区、娃娃家。随着幼儿情绪的稳定、能力的发展。我们又添置小肌肉操作区、美工区、自然角等。中班了我又设置了区、医院、超市、理发店、点心店、娃娃家、美工区、体育区等。以后大班了还可添置动脑制作区、语言区、棋类区种养植区等。每个区域内容都尽量与本阶段教学和谐,使活动区真正起到帮助、巩固、发展儿童能力的作用。由于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易转移。我们把动和静的

活动区尽量分开,避免干扰,并利用玩具橱或泡沫板进行隔离。

合理设置安排活动区,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与操作的愿望。幼儿亲身体验、操作、实践学会如何观察、演示、分析等,全面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素质。既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也促进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及社会性的发展。

2、为幼儿提供足够并适合发展的活动区材料

幼儿是在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学习的,丰富的活动材料对的刺激能引起积极地、有价值的反映。幼儿是不断发展中的个体,活动区的材料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投放材料,并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机会探索,体验成功。如小班幼儿刚入园,为他们提供的内容就较单一。如娃娃家有简单的餐具、布娃娃、大积塑积木、材料颜色鲜艳,幼儿非常感兴趣。随着他们能力的发展,我们为幼儿提供穿木珠、系鞋带、简单的涂色等。中班了我们提供了大小珠子、编织辫子、设计图案、包糖果、用筷子夹豆、玻璃球等。到大班了再增添难度,使幼儿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克服一个个困难,同时也能激起的自信心,增强独立性和坚持性,手眼协调

能力及小肌肉群的发展也得到锻炼和发展。

其他如图书角、计算区、语言区、区都随年龄特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围绕目标有目的、有地投放材料,让各方面循序渐进的发展。

二、        活动区的指导

从创设活动区到全面开放活动区,从幼儿无目的的玩到自由选择、自主活动、自由交往活动都离不开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与调控。因此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我们坚持把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统一于活动中,并注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区活动的兴趣,遵守活动区规则,调动全体主动遵守规则,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

活动区指导我们进行如下尝试:

1、活动区规则的建立

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并不是放任。活动区规则的建立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改变教师的指导与导演,变的直接影响、直接干预为隐形指导。活动区规则之一:是进区人数。区角中放几把小椅子就只能容纳几个人,椅子坐满了就意味该区人数已满,应另选其他区域。规则之二:是取放材料物品规则。要求分类取放,放在不同的筐中。如剪刀放在圆塑料筐中,浆糊放在纸箱中,油画棒放在方塑料筐中,还有商店、点心店、体育区等都有固定的存放地方,我们都做有标签。规则之三:同伴之间要友好交往、互相谦让,对于表现好的要及时鼓励,并奖“五角星”在评比栏中。

2、观察了解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区

设置活动区的目的在于促进各种潜在能力的发展,较好实现目标。如果

不掌握在活动中活动的情况,目标就不能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更谈不上因材施教。因此,为了解决幼儿发展状况和需要,我们给每个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物标签。为防幼儿搞混自己的标签,就选和毛巾、杯子、椅子上同样的标记。在每个活动区都贴有一张纸,进区活动幼儿就在纸上贴上自己的标签,教师每隔两周统计一次,从而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每个活动区的使用频率,了解幼儿是否有偏区现象。从中也及时了解该区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然而决定取消或增添区域,促进全面发展。

此外,我们每天都有目的、有、有重点地指导幼儿活动,并且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角色游戏区我们重点指导社会化能力,良好品德和口语发展水平,同时也注意引导的层次循序渐进,也结合目的如商店(超市)游戏,我们首先让幼儿认识替代的人民币,懂得货币交换。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很容易在货币交换上形成错误。如买一瓶饮料和买两瓶、三瓶饮料都用两元钱,买菜也一样,买一只蕃茄和买一斤蕃茄都用一元钱。我们及时参与游戏并指导运用正确的货币交换关系。

>

活动区是幼儿活动极好的天地,它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只有在正确引导下,幼儿才能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中发展探索精神,培养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总之,通过不断尝试开展区角活动,使我们感到活动区是因人施教,开拓幼儿发散性思维,促使幼儿交往合作,增加幼儿自信心和成功感,也是为提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