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游戏情景,促小班幼儿快乐的发展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通过学习《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用书)》后,在不断的反思的过程中,我对小班年龄特点有了更深的把握,对“快乐”一词有了更深的感悟。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思维具体形象、爱模仿、认知靠行动,这决定了“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是实现小班教育目标的适宜途径。课程中提到的所谓“快乐” 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表面层次的快乐,既幼儿在园时心情高兴和愉快;另一方面是指深层次的含义,即幼儿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感。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把“快乐”和“发展”作为所追求的两个核心价值。基于自己的理解在半年的工作中,我结合的年龄特点,以及课程中的快乐与发展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尝试运用游戏情景,让孩子在快乐中发展,在发展中快乐。
一、 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学习使用图书养成良好的用书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在小班也需要进行前阅读习惯的培养。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运用游戏的形式培养良好的用书习惯。
1、 用 “捉迷藏”的游戏,引导认识图标
用书的每一页都有一个小图标,有动物的、日常用品的,还有水果的等等。开始孩子们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请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来认识图标。
例:在第一次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幼儿认识目录。认识目录并找到目录后,我就请他们观察目录中的小图标,我和孩子们说:“你们看看目录里的小图标都有什么啊?” 于是,孩子们就认真的观察起来,边看边告诉我他们认识的小图标。然后,我又对他们说:“在书页里
边还有一个和它们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它特别淘气,藏起来了,咱们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把那个小图标找出来好不好。”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于是,我请孩子们先在目录中找到小图标,然后再请他们到书页中去找。当孩子们在书页中找到小图标以后都高兴的拍起了手,还高兴的说:“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2、 用“小图书要回家”的游戏,引导有秩序的收放图书
为了使幼儿在看完书后能把书收放整齐,于是我就利用“小图书要回家”的游戏,引导有秩序的收放图书。
例: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对说:“孩子们,小图书要回家了,它们的妈妈都想它们了。”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顺手把书交给了我,我都拿不过来了。我对他们说:“呀,你们看,这样小图书多疼啊,它们都要受伤了。”这时就有孩子说:“应该把它们放好。”我接着说:“好呀,那咱们让小图书排着队回家吧!”
于是,我就引导孩子认识书皮,告诉他们让小图书排队的时候要让书皮朝上。这回,孩子们让小图书拍着整整齐齐的队“回家了”。
二、用游戏拓展书中的内容,引导快乐的发展
1、在游戏中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对进行引导,使其体验到快乐 、获得发展
例:在十月份进行“我帮枕头穿花衣”的活动中,我就先给幼儿说了谜语“长长方方,软软香香,枕在头下,睡到天亮。”请幼儿猜,当猜出是枕头后,我又用小狗的语气对他们说:“我现在特别困,特别想睡觉,我的好伙伴都已经睡着了,可是我还没有枕头,你们能帮我做一个漂亮的枕头吗?”孩子们都高兴的说愿意。然后,我就引导他们如何给小狗做枕头。孩子们在帮小狗做枕头的过程中都特别高兴,有的在枕头上“绣”上了美丽的小花,有的在枕头上“盖”起了房子。总之,孩子们给小狗做的枕头特别漂亮,都争着要把枕头送给小狗呢。
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对枕头进行装饰。一种方法是可以直接请孩子拿着书看,请他们给小狗做枕头。这样一来,他们的兴趣就不会很高,而且方法也不适合小班孩子。我所采用的运用游戏情景,拟人化的语言,用小狗没有枕头睡觉的情景对
进行引导,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为小狗做枕头的愿望,还使他们很乐意的为小狗做枕头,而且做的还很高兴。这样一来,就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2、运用游戏情境,使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例:在进行十一月份“小猴子过生日”的活动中,我利用木偶小猴子来吸引孩子,我用小猴子的语气和孩子们说:“今天我过生日,我的好朋友送给我好多的礼物,可是呀,我数了好几回也没有数清楚,你们大家一起帮帮我好吗?”孩子们都高兴的说:“好”。于是,孩子们和小猴子一起数生日礼物。最后,小猴子还请孩子们“吃了”它的“生日蛋糕”,孩子们都高兴的为小猴唱起了生日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行点数,用小猴子过生日这个情境,使孩子们能很快的融入到其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真的在帮助小猴子数它的生日礼物,真的在给小猴子过生日。而不是生硬的拿些东西让孩子来点数。这样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得孩子们不仅乐于融入其中,而且还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三、在生活中体现书中目标,使得到发展
1、用游戏情景感染幼儿,鼓励独立进餐
从快乐的游戏到安静的进餐,这中间幼儿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我们就在进餐时利用游戏的形式,鼓励独立进餐。。
例:有一天午饭吃的是火腿青菜,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吃完饭剩下的只是青菜。这是,我就借助“小白兔“来帮忙了,我以”小白兔“的口吻与幼儿谈话,以生动的语言告诉,使他们知道小白兔想让小朋友更可爱,更聪明,所以带来了一样礼物——青菜,“小朋友能不能吃完?小朋友可来劲了,都想吃青菜,吃的可香了。
引导幼儿不挑食、不偏食,除了、父母的榜样作用以外,还需要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多吃饭、多吃菜。
2、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景,鼓励多饮水
小班幼儿往往做不到主动喝水。一方面是没有时间逐个叮嘱喝水,另一方面是孩子没有学
会照顾自己。怎么才能在两者间取得平衡呢?我们做了“给小车加油”的墙饰。用彩色纸做了小汽车,并在车上贴上了标志,塑封后贴在了墙上,还做出了便于取放的卡片,当作“加油卡”。把“加油站”建在了饮水桶上,鼓励孩子们喝完水了,要给小汽车“加油”。喝一杯水就在小汽车上插上一个“加油卡”,喝两杯水就插两个卡。孩子们都争着给自己的小汽车“加油”,自然喝水的次数就多了,被动喝水变成了主动喝水,同时和看见了“加油卡”就知道了孩子喝水的情况。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还能使墙饰充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发生有机的联系,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实现促进主动发展的目的。
半学期以来,在幼儿的生活中处处都体现了游戏化,幼儿也在为他们提供的游戏化的情景中习得了许多知识,掌握了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真正体验到了“快乐”,并在“快乐”中有了“发展”。作为,我们也是快乐的,以快乐的心情、胜任的感觉去工作,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进步,才是我们最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