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游戏的讲评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浅谈小班游戏的讲评
——桃园园 华洁
游戏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个别化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而幼儿在活动中是否得到大家的了解、认可,是否与他们有效的互动,则需要通过讲评来展现。讲评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个体与集体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而且在讲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交流活动经验,同时还能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因此,在讲评活动中,“谁来讲?怎样讲?什么时候讲?”都成了讲评活动中举足轻重的环节。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我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讲评时,进行了以下几点的尝试:
一、 让孩子成为讲评活动的主人。
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每次活动后,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喜欢讲讲活动中所发生的事,还沉浸在游戏活动中。虽然他们的语言不是很连贯,也不精炼,但他们乐意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于是,每次活动后我都给自己讲评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来讲评自己的活动,如:每次游戏后,娃娃家的爸爸妈
妈总是有很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娃娃家里新装了空调了”、“今天我们家里发现了小偷”、“娃娃生病了,我和妈妈带宝宝去医院看病了”等等。而孩子们对活动中发生的事很在乎,对这些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的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我是妈妈,我会……”、“如果我是爸爸,我会……”等等。在一次一次的讲评中,孩子们的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参与讲评的孩子越来越多,原本生硬的话语渐渐变得流畅起来,单调的词汇也渐渐的丰富了,声音也变得自信而响亮了,孩子们也主动地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二、 采用适宜小班的活动交流形式。
由于小班幼儿都是已自我为中心,因此在活动中,我采取了适宜小班幼儿活动讲评的交流形式:小组交流、个别交流为主,并根据活动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当讲评的内容是大家的兴趣和热点,而且很有价值,有必要成为大家的经验时,我就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来讲述、讨论,再进行提升。如:医院是孩子们活动的兴趣,是谈话的热点话题,孩子经常为医院里发生的事而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我去看病,医院里医生也没有”、“爸爸妈妈可以做医生吗?”等。这时我组织孩子们小组交流,让孩子们自己在交流讨论中达成共识、获得经验,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当是个别孩子的兴趣和经验时,我就与孩子个别交流,满足孩子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三、 讲评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语言节奏缓慢、倾听行为较弱。讲评活动的形式就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以角色身份参与讲评,在游戏的情景中和孩子一起互动。由于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刚刚在扮演的角色还有声有色,一会到讲评时已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更不要说让他来回忆自己的活动过程了。这时候,运用现代技术来再现的
活动,帮助幼儿回忆再现活动的过程显得由为重要。如:用数码相机拍下的活动瞬间,讲评时在电脑上播放,不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关注。如:在一次超市活动的讲评中,我让孩子们看了有关超市的照片:“他们在干什么?”同时,让孩子说说超市里的物品被人买光了怎么办?然后让顾客讲讲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东西?再引发孩子的思考:“如果你是顾客,你会怎么做呢?”又如:根据需要用摄象机跟踪拍摄了娃娃家的活动,让孩子一起观看后说说:“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想怎样做?”等等。这些都让孩子有图可看、有话可说,在边看边讲的过程中更激发了孩子一起讨论的兴趣。
四、 及时鼓励表扬,支持的讲评。
有一位特级老师说:鼓励是一门艺术。当老师在集体面前鼓励、表扬一个孩子时,不仅应该在言辞上充满感情色彩,而且应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指出所肯定的具体内容,使幼儿了解老师表扬的是哪一件事、哪一点,表扬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既给表扬的幼儿以自信,也给其他的幼儿以启发。如:当豪豪在博乐广场里大胆想象,用一个轨道玩出了新的内容,而且还初步能以物代物时,我在讲评活动中让豪豪来介绍,同时还大大的表扬了豪豪,并鼓励其他孩子也去试一试,在以后的活动中,博乐广场里有很多的孩子也渐渐的开始以物代物了,游戏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在讲评时,面对开放的提问、创新的想法、友善的交往、持久的探索、清晰的表达、良好的习惯等这些来自于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不可轻描淡写,笼统的给予鼓励或赞扬,一定要给予明确具体的评价,这对以后的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