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7 > > 详细内容

走进庙仙,品味课改_教学反思

走进庙仙,品味课改
——有感于罗山庙仙乡的新课程改革
长葛市淑君中学   高敬奎
    中心校印象
    第一次知道罗山县庙仙乡中心校,不是在罗山,而是在后河镇政府礼堂的教育专家研讨推介会上。杨光琦教授的庙仙乡,是一个在今年就已经获得国家级“常识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基地和国家级“会学——学会”思想示范学校,两个国家级的牌子没有挂在县城,却挂在了河南省老区的一所农村学校,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庙仙中心校更增加了一份好奇。
    国家新课程改革是今年开始的。罗山县又被首选为国家第一批课改的试验区,这又增加了他的神秘感。何以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所普通的小学两次被国家选中。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罗山县庙仙乡中心校。
    罗山县庙仙乡中心校地处信阳市东部40公里处,在罗上县城南10公里的丘陵地带,再往南30公里就进入大别山山区。虽是鱼米之乡,却是以农为生,几乎没有企业,几分丘陵地就成了所有农家唯一的收获。在我们这里已经绝迹20年的拿鸡蛋换钱,又拿钱买农具、食品的事仍然平常。落后的农村经济和闭塞的自然条件,便成了罗山农家通过求学走出罗山的唯一途径,这里的孩子也表现得格外的热衷于学习,向来不会对学校产生厌恶情绪,表现出一种令人欣慰的求知欲。这给了在农村中学任教的老师们一个不小的安慰——你可以尽情倾其所有,让在知识的海洋任意遨游。就是一种这样的情结,使得罗山庙仙的具备了革新自我,充实自我独特条件。

    校长印象
    毕延威——中心校校长,个子不高,体态还算得上威健,虽说不上具备一个教育家的风范,说话思路清晰,论事有理有据,在骨子里就透露出一种刚毅的精神。中心校校长的权威,成了顺利实施教学改革的助推剂。他在自述课改经历的时候,痛言课改的艰辛与无助。“改革伴随着剧烈的阵疼降生,又在曲折迂回中成长。”庙仙乡校长如是说。当谈及教师是否愿意接受课改时,毕校长用一句话概括:“谁都想住高楼,那是要付出的,除非有人逼着做”。老师们在繁忙的劳动中习惯了一套作业方法,想改变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毕校长又谈了改革的原动力和经历。最初是陈旧的教育思想与现实教育的碰撞,我们最先需要转变的是教育观念,从理论上讲可以行得通的东西,老师们还是有些担心,担心离开了老师的讲授与主体地位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搞砸了,自己的名声事小,老百姓不买账。最初的试验班(今年第一学期四个班中选中实验班两个)在挑选的时候,承诺不考虑考试成绩,仍然没有人愿意去做。经过反复做工作,校长亲自担课(学校)。一学期的实验下来,通过抽考,发现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成绩比另外两个非实验班要差,而且在县抽考中成绩倒着数。但我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后来我们请有关的专授亲自到校调研会诊,最后得出了结论,不是课程的问题,也不是的问题,还是观念的问题,在实验的过程中过于保守,没有真正的领会课改的要义。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下大力气在转变观念上做工作。最终在第二学期抽考中名次提升了一半,这样坚持下去,在近年的多次抽考中,成绩一步一个脚印,列居罗山县前列。谈及如何加强学习以转变教师观念时校长说,那还得逼着学,让教师形成习惯以后再放手,我们称之为“洗脑”。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对学习有异议和思想妥协问题,调整了部分教师,甚至有过大的矛盾和冲突,最后动用了经济杠杆,触及了工资等利益,调离工作岗位,停职停薪等等,凡可用的都用上了。目的是要逼着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改革是必然,不改不行,与公与私,都要坚持这样做下去,并且形成制度,直到现在。教师的“洗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完成的;二是“洗面”,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案模式,坚持备两份,一份给自己,一份给学生,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坚持既定的新课程目标不动摇,又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双边活动和地位。这些工作,我都要具体狠抓落实,没有完成指标的,就现场说事,不容置辩。在这样的形势下,们都习惯了也就没有多大的阻力了。我们所有的教师每期都有三优任务,每位教师每期必须将一节优质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优秀,写一本高质量的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同时每个教师还有一均衡的接待任务——那就是外地学习的团体到校的汇报课和做课。这些都是临时性的工作,不会让你刻意准备和造作,原汁原味的美才是最美的。同时还坚持每周六的中心教研组会议,全乡所有该组成员都要参与发言,搞好课题研究。我们的老师都会在晚上准时到学校参加自修学习,你们可以随时到校考察。今天参与做课的讲的都是随堂课,我们在座谈的时候,要对我们还不是很成熟的东西不要保留。

    教师印象
    我们是6:50到校的,这时学校已经是书声朗朗了,可门岗却说上课时间是8点。校长解释说,们习惯于提前到校辅导,校长也习惯于以校为家。我们到各个教室考查时,每个教室都有教师忙碌的身影。我们接触了几位教师,顺便看了几本教案,确实都是两份,每篇都有很多的教后心得。8点上课是在多媒体室(没有用多媒体因为人员较多,一同学习的还有漯河的几位校长)在课堂上两位教师都表现出了一种成熟的洒脱,观摩这样一节课,体会教师的每一点精心安排,联想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结合课后的教师说课,几乎是天衣无缝,驾轻就熟。试想,没有坚持几年如一日的理论水平学习,哪会有说课时的那种出口成章,也不会有上课时语言与教学环节的丝丝相扣,泾渭分明;没有坚定课改信念的那份真诚,哪会有运用自如、活泼开朗的课堂组织。课改前后,由于学校坚持了观念与改革同步的坚定信念,由于广大教师坚持了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在庙仙这样普普通通的小学,共产生省级优质课三人,信阳市级优质课课县级优质课也层出不穷。当罗山在实施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出现了庙仙送教进城的反常现象。校长说:三位省级优质课除了一位还在坚持工作,另外两位已经被县市直学校聘任为骨干教师。我们绝不反对教师进城,我们的目的就是造就一大批推动新课程改革的的教师,推进和巩固新课程改革的成果。

    课程印象
    第一节课是尹讲的《丰碑》,由简单的复习导入(6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熟知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参考学习目标活动,阅读课文3——12自然段,解决有关问题;(5分钟)组织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设置问题环节,从深层次挖掘教材的内涵,体会阅读,增加感性体验和感情共鸣,知识拓展升华,品味丰碑的真正教育意义。在整个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一直处在组织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校长点评:在组织学生活动后,放手让去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要由教师代办提出问题)其中,体现信理念的有:三为目标的设计与操作,以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情感色彩,以带有感情的“读”去引导学生领会丰碑重人物的高尚和伟大,以活动多样的结论实现知识的巩固,以社会调查与课下撰写丰碑铭文为知识拓展的任务,实现了学校要求的“知识的预习延伸,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知识的升华和拓展等教学目标。第二节课是尹的课“面积的含义”,一节课的要点结合了生活时间探究体验,实现教学目标。首先设计教学情景:狐狸和老虎分菜地,谁占到了便宜,导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含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巩共面积的概念,让体验并面积大小的比较,小结比较的方法。最后解决狐狸分地的问题。体现的主要新课程理念德方面有:创设活泼的语言激趣环境,学生参与活动的合作意识,学生参与活动的体验与感受,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拓展与升华。教师随后都进行了现场说课,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环节设计与分层次实现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包括能力拓展的层次与课下实践活动的安排等等。
    后记:改革不容易,为之则易者亦难亦,不为,则难者亦易亦。没有天山掉馅饼的事,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会有丰厚的汇报。课改亦然。谁都不想出问题,谁都不愿意出问题,那课改就不改了吗。要改,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的传承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树立课改必改的信念,那是国家和未来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终身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更应该这是这个机会,正视现实,积极投身,确保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更高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