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4 > > 详细内容

开放的环境 自主的活动_幼儿园环境创设

开放的环境 自主的活动

 

  "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从兴趣的需要出发,引导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这是新《纲要》一再强调的,环境的功能也正被充分地挖掘着。学更离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 利用丰富的自然环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人本能。这些都是人与生俱来的特点。大自然是一个蕴藏着无尽资源的巨大宝库,万事万物都对孩子充满了诱惑。花开花落、草木的萌发与凋零、动物的形态、习性、生存方式、季节的交替变换、天体的运动等等,无一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
  "科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充分地利用丰富的自然环境,选取幼儿熟悉的内容,引导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看看春天万物复苏、生灵萌动、风和日丽的美景;感受夏天阳光的灼热、蛙鸣蝉声以及水的特性;去秋天的田野欣赏一下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奖赏、采摘熟透了的果子、捕捉草丛中的蚱蜢;冬日,飞舞的雪花、晶莹剔透的冰凌、动植物的过冬方式等都是孩子们关注的事。这时,你会不时地听到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小蝌蚪真是青蛙妈妈的孩子吗?大石头怎么出汗了?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会哭吗?蚯蚓在泥土里会为会闷死呢?冬天的冰凌要是在夏天该多好啊!这正是孩子们与自然界这个大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是这些在成人看来是多么可笑的问题中,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想去解开这些奥秘的欲望,而这时,正是我们发挥支持者和引导者作用的最佳时机。
  二、 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发展的探究能力。
  关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有益于孩子真正理解科学、热爱。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对发展的探究能力至关重要。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探究力更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细心地捕捉孩子们的每一个兴趣点,对他们提出的疑问,一改以往"授人以鱼"的方法,而是通过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收集材料、创设开放的区域活动等方式,在由孩子们的兴趣而生成的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与丰富的、可变的材料间不断的互动,尝试着利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感知、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在反复的尝试中

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学的最直接的经验。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而这种"教人以渔"真是学必不可少能力。
  三、 构建积极的应答环境,分享探究的乐趣。
  "知识是在孩子们的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幼儿学科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做",成人除了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实际参加活动,使他们感受究的方法和过程之外,让孩子们体验发现的乐趣也是及其重要的。
  在活动中,我十分注重为构建一个积极的应答环境,给孩子们交流、争议,分享探究的乐趣提供一个平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敞谈自己对不同材料的感受,也可以听听同伴对同样材料的不同发现,和别人分享自己在利用、改造材料来解决问题时的那种乐趣。在这里,孩子们不断地获取着来自各方面的和知识,支持、鼓励的态度增强了孩子出人头地的自信心,主动探究的兴趣更高了,"小博士"、"智多星"的称号对孩子们来说是无以伦比的奖赏。
  开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令孩子们兴趣盎然,学的兴趣和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