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观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_课改与自主学习
”,
课程观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学前儿童,我们不仅是儿童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儿童情感、意志、个性的塑造者。我们的责任非常重大,课程改革对教师在知识、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学习,深入领会《园指导纲要》的新理念。
一、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在新旧观念对比中发现差异,在反思中破旧立新,树立课程新观念
1、 树产正确的观念,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重新认识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理论学习能使的新旧观念进行对比与反
思,从而实现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是教师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基本观念与看法的总和,是教师从事教育界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心理背景。教师实际上是按照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即自身的教育观念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其教育策略、态度,进而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在实践中我发现,一个人的观念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当前,在园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持“忠实取向”。他们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课程改革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的。课程的评价就是确定课程设计预期的结果是否真正达到。教师执行了规定的课程,就是成功的。课程被执行的程度越高,表明实施的效果越好。这样的教学导致课程实施的僵化,课程改革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我认为,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并且是与实际体验到的经,课程的设置是地道的经验课程。课程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所以课程采用和课程实施的技术化、程序化的特性就应该彻底消除,课程实施再也不是原初的课程
“按图索骥”的过程或稍作修改的过程,而是一个和联合创造经验的过程。
2、 在课程实施中确立课程观念的新思想
第一,在课程实施中,要使游戏成为的基本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的价值。首先要保证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并尽可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游戏。其次,要创造游戏的环境。游戏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场地的提供、游戏的组织既要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儿童身展心发展的特点,使在游戏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第二,课程的实施要适合幼儿的发展,同时使幼儿的学习建立在真实经验和参与的基础之上。首先,必须学会观察、分析幼儿,把握他们的发展水平。各种类型的活动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其次,幼儿是在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和发展的,而且,其学习主要以行动为导向,而不是以文字符号为导向。直接参与的经验是幼儿自选的活动,都应尽可能地给予幼儿直接操作、直接观察和实验珠机会,让他们获得亲身经历的体会,这样的课程对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
第三,课程实施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事并形成主题活动,让
自己去选择活动材料、伙伴、内容以及对待和使用材料的方式方法,使用使他们依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独立决策、思考和行动。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和角色的再定位
1、与角色分析
在实践中,日益增多的知识与传统,几千年来都是从传给,随着这种情况便产生了严格的、权威的、学院式的纪律,反映着社会本身就是建立在严格的权威性原则上的。这就树立了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的典型,而这种典型仍在全世界大多校里流行着。 对于教师来讲,行使其权力的方式不外乎积极和消极两种。就积极的方式而言,教师最惯用的方式即是认同、表扬和夸奖。也许大家会认为,无论是认同还是表扬,无非是一种最廉价的施舍方式。但的表扬与以至学生的其他同辈或长辈相比,也许更具诱惑力。因为一般来讲,所表扬的是多数中的一个或有限的几个,而不是少数中的一个或几个。何况班级中的成员都属于同龄群体,成员之间更具可比性。如果说幼儿自进幼儿园之日起,在幼儿园的诱导下使的竞争行为已得到开发的话,则进入小学的学生随着学习活动本身对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大,班级中的竞争行为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竞争性氛围中更增强了教师表扬的魅力,同时也会强化教师行使表扬权力的动机。但在实践中所行使更多的是消极的权力方式,表扬的时候却较少。奖励和惩罚是教师所具有的权力,尽管法有明确规定,理论界以及行政机关不鼓励乃至反对对
实行惩罚。但由于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力,也就拥有了对学生的奖惩权力。因此,对的惩罚现象在实践中可以说极普遍地存在着。根据观察,教师以消极的方式行使其权力的概率高于以积极的方式行使权力的概率。我们必须承认,使用“绝对的”权力亦即“强制性的”权力是有限度的。尽管教师具有法律所赋予自己的法定权利,但权力究其实质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其影响力的大小如同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一样。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力与学生对教师的反作用力的合力即是教师权力的影响力。所以,教师权力的影响力不仅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方面的因素。
学生需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太多了,这不仅仅是教师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且这种要求是正当的。在这种众多人的要求之下,学生在因自己没有达到要求而招致的对自身权利的侵犯时,只好忍气吞声了。这或许是的一种策略,因为“教师总是对的”。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将面对的是、多方的更严厉的惩罚。从另外的角度看,“功能论者认为,个人之所以扮演他们的社会所分配给他们的角色,不只是因为他们涉身社会共享的道德标准,而且也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别人的赞法得到赞同想要的事物。”
2、 角色的重塑
在教学活动中,不能过于关注课程目标是否实现。而忽视了活动的过程功近利、
操之过急的做法,这样不但不能有效地达到目标,反而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明确自己是课程的开发者,与是建构积极的经验的主体。因为
的心灵是点燃的火炬,而不是由教师拿知识来填充的容器。因此,处部设置的课程被视为教师用于创生课程的一个资源,只有当这个资源有益于教于学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时它才有意义。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去。
3、 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对幼儿限制过多,幼儿参与的机会过少,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绝大部分是由设计和控制的。生活活动和集体活动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的自由活动时间都比较少。在自选活动中,几乎完全由教师控制、决定活动区域。一日活动中所组织的活动大部分是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所占的时间较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教学
活动服务的。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明确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知识的积极创造者。
总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旧立新,用新思想、新理念来进行教学,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