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第三课时)_高一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2、能熟练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会由离子反应方程式改写成方程式。
4、会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自学能力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运用旧知识去理解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努力进取的优良品质。
3、使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指导阅读]课本第16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提问]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出现之一者才能发生。
例:(1)生成难溶物质,如cu(oh)2、baso4、agcl等。cuso4+bacl2=baso4↓+cucl2
(2)生成气态物质,如:h2s、co2、so2等。caco3+2hcl=cacl2+h2o +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naoh+hcl=nacl+h2o
[提问] 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时,离子浓度如何变化?
[回答] 离子浓度减小。
[板书]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等),即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即要依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判断。
[练习] 1、判断下列离子反应能否发生,说明理由。
(1)、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 (2)、碳酸钙和硝酸银溶液
(3)、硫化氢气体通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4)、碘水和溴化钠溶液混合
2、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
a、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 +s2— = cus↓+so42—
b、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 +cl— = agcl
c、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2h+ = ba2+ +h2o +co2↑
d、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 +6h+ = 2fe3+ +3h2↑
e、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 oh— = h2o
[板书]六、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方程式
[讲述]能否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方程式,关键在于能否选准方程式中各离子对应的物质,现将有关规律如下:离子方程式中如有h+存在,应选择强酸,但要注意同时有还原性离子存在,不要选用hno3(如2h++s2-=h2s↑);如有oh-,应选择可溶性强碱;如有酸根离子,一般应选择钾、钠、铵盐;如有金属阳离子,一般选择强酸盐。
[板书] h+——强酸
oh-——可溶性强碱
酸根离子——钾、钠、铵盐
金属阳离子——强酸盐
[练习] 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方程式
(1)2h++s2-=h2s↑ (2)co32-+ 2h+ = h2o + co2↑
(3)cu2++2oh—=cu(oh)2↓ (4)zn + 2h+ = zn2+ +h2↑
[过渡]接下来讨论本节最后一个问题,有关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板书]七、关于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讲述]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反之如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则离子不能共存。
[练习] 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a na+、hs-、cu2+、cl- b hs-、na+、oh-.k+ c k+、mno4-、cl-、h+
d h+、cl-、na+、so32- e k+、s2-、cl-、na+ f k+、so42-、so32-、h+、
[拓展]1、因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32-、so32-、s2-、hso3-、hco3-、hs-等不能大量共存;
2、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如ag+与cl-;ba2+与co32-、so32-等;
3、因生成难电离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h4+与oh-等;
4、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2-、i-等。
5、受酸碱性环境的影响而不能大量共存。如弱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存在。
[练习]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c
a.ph=1的溶液中na+,s2―,k+,mno4―
b.ph=7的溶液中al3+,cl―,so42―,hco3―
c.ph>10的溶液中na+,alo2―,so42―,k+
d.ph=0的溶液中fe2+,clo―,na+,k+
[布置作业] p19习题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