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第一财富 > 人群 > > 详细内容

[孕妇]初为人母,乳房蒙难

    怀儿子那会,我刚满26岁,也许正值身体倍儿棒,工作倍儿忙的年龄吧,凭着对身体的自信,我很少跑医院产检,更不用说去上什么产前培训班了。小家伙那时在我肚子里也特听话,除了怀孕头三个月时常犯恶心外,我基本上都是平稳度过整个孕期的。还记得,我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同事小美正好生了个大胖小子,当我满怀着祝福与羡慕前去探望她时,却见到她一副好辛苦的模样。原来,小美那天生的“飞机场”里根本没有足够的“食粮”供应给孩子,于是,尚在坐月子的她不得不“左一个奶瓶、右一包奶粉”地伺候着宝宝。看着我因怀孕而越发丰满挺拔的乳房,小美极其羡慕地说:“还是你好,本来胸部就够丰满的,怀上孩子后简直就成了‘波霸’,以后给小孩喂奶绝对不成问题,这可省了好大的麻烦呢。”我听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拥有一对争气的乳房。

    到了预产期,由于胎儿太大,医生最终为我选择了剖宫产。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进手术室40分钟后,我那4100克的大胖儿子诞生了。

    医生把儿子抱到我床前,初次见面,儿子已懂得用目光“投怀送抱”。我笨拙地抱起儿子,羞涩地解开衣扣,准备为儿子奉上人间的第一份美食。儿子的小嘴一触碰到我的乳房就开始着急地寻找起乳头,然而,寻找的过程并不顺利,无论他怎么努力,都含不稳乳头,足足十分钟,急得我和儿子满头是汗。最后,还是医生发话了:“产前培训的时候不是教过吗,乳头凹陷的妇女生产之前一定要经常将乳头反复向外揪,否则会影响产后哺乳的。”说着,就在我那凹陷的乳头上示范了几下。唉,产前逃避检查和不去培训,现在终于得到“报应”了,我真是追悔莫及。没办法,现在只好求助医生为我“亡羊补牢”了。医生教我每次哺乳时都要先用拇指和食指放在乳头根部,稍稍向胸壁压,然后以乳头根部为中心,向外绷、扩,进而再将孩子的小嘴对上。我笨拙地试了几次,儿子这才含稳了乳头。

    医生点评:正常乳头呈圆柱状,突出于乳房表面,个别孕妇乳头颈短平(特别是产后乳房过度充盈,导致乳头更加平坦)或乳头凹陷,使婴儿无法含吮乳头,造成哺乳困难。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准妈妈们应在妊娠中期(即孕4~5个月时)到医院检查一下乳房的发育情况,如发现乳头内陷,可按以下方法纠正: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乳头左右两侧,慢慢地由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牵拉乳晕及其皮下组织,然后将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由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开,每日两次,每次五分钟。孕期牵拉乳头要注意动作不要太重,时间不可过长,以免诱发宫缩和早产,如遇较频发的子宫收缩,即腹壁发紧、子宫隆起变硬时,就要停止操作。

    乳头平坦或凹陷的产妇,分娩后应让婴儿尽早吸吮,哺乳前应先挤压乳晕,挤出一些乳汁使乳晕变软后,再以上述方法牵拉乳头周围皮肤,使乳头外露,然后捻转乳头,使乳头立起,再将乳头和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若吸吮不成功,可用吸奶器吸乳房,以利乳头凸起。

    本以为落实含乳头的问题后,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然而,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又出现了:无论儿子如何勤快地吮吸,我的乳房似乎都无“货”供应。丈夫望着我那像健美运动员般丰满的胸部也奇怪了:女人生了孩子怎么会没奶呢?

    听说我的奶水半天都下不来,第二天,我那经验老到的婆婆居然向单位请了假,坐了七个小时的火车从外地赶来,亲自为我的“哺乳行动”助阵。然而,尽管我已经很认真很努力地遵照婆婆的方法去做,儿子也很配合很卖力地不断吮吸我的乳房,但仍不见奶水下来。最后,婆婆从包里拿出了她的秘密武器——一个玻璃制的吸奶器。在吸奶器的不断吸、压下,我的左侧乳房终于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小的出奶孔。就在大家为这一历史性的成功欢呼雀跃时,我又非常沮丧地发现,这个惟一出奶孔的朝向却很不理想,奶孔开口是斜向下方的,几乎与胸部平行,这样一来,用吸奶器一吸,奶水要么就流不到吸奶器里,要么就顺着吸奶器往下流。其实,奶水是已经生成了的,我整个胸部胀鼓鼓的,我甚至能感觉到奶水在乳房里汩汩地流着,可就是出不来。婆婆见用上了绝招还不能奏效,便命令丈夫用嘴吸我的奶,说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我那可怜的丈夫,在众目睽睽下,只好红着脸听从他母亲的吩咐,笨拙地吸着。说来也奇怪,本来轻车熟路的他现在竟然干得笨手笨脚的,还直遭婆婆的数落,最后,奶水还是没法通畅地下来,倒害得我和丈夫在大庭广众之下白丢了一次脸。

    第三天,奶水仍旧没有下来。我那可怜的儿子似乎已经饿得够戗了,又哭又闹。我也急得泪水涟涟,实在搞不懂自己如此丰满的胸部,却怎么连个孩子都喂不饱。丈夫见不得我伤心,婆婆也舍不得宝贝孙子挨饿,最后,他们达成一致意见——还是给孩子喂奶粉吧。我听了,一把抱过孩子,不知和谁较起劲来:我自己生的孩子,一定得自己来喂!或许是上苍被我的母爱感动了吧,要不就是儿子被饿得发了狠,这回,他一吸住我的奶头就不松口,求生的本能使他憋足了劲,张着那“小吸盘”似的嘴艰难地吮吸着,不论是血是奶一律都往肚子里咽,而且力气奇大。疼痛一阵阵如潮袭来,我含泪忍着,大滴大滴的汗珠爬满了我的额头,丈夫心疼地帮我拭去。终于,奶水顺利下来了!当我从儿子口中抽出乳头时,丝丝鲜血弥漫了整个乳头,看着儿子满足地睡着了,这一切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医生点评:乳汁量的多少并不与乳房的大小成正比。乳房的大小取决于乳房内的脂肪含量,而乳汁量的多少则与乳腺腺体发育相关。因此,即使是那些体形偏瘦、乳房偏小者,如果乳腺功能活跃,产乳量也会一样多。乳房是一个供需平衡的器官,也就是说婴儿需多少,乳房就可以产生多少乳汁。那么,为什么有些妈妈会感到乳汁不足呢?

    首先,产后最初几天,产妇由于疲劳或出血过多,全身状况不佳,或受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阻碍了排乳反射,使得奶水较少。产妇乳房可能特别胀满,甚至感到疼痛,但此时乳汁生成并不多,这是由于乳腺血流丰富、静脉充盈,加上乳腺管不太通畅所致。

 

     其次,过早人工喂养也会造成乳汁分泌不足。有些产妇及其家人看到母乳量不多,生怕把小宝贝饿坏了,就赶紧用奶粉喂哺婴儿,岂不知,人都是有惰性的,他那么轻松地吸着橡皮奶头就可以吃饱肚子,干吗还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吸吮妈妈的奶呢?其实,婴儿出生时已有一定的葡萄糖和脂肪储存,因此,生后头几天妈妈少量初乳就可满足婴儿的需求了。即使有暂时的体重下降,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几天后,随着妈妈泌乳量的增加,婴儿体重会很快恢复。

     再次,哺乳方法不正确,如哺乳姿势不对、婴儿含接乳头困难或含不紧等,也是一大原因。处理方法是在哺乳前,先热敷乳房3~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若乳胀较明显,可先挤压乳晕,挤出一些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于婴儿含吮。哺乳时,婴儿的身体(胸、腹)必须与母亲身体紧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保持婴儿头和颈略微伸展,以防其鼻部受压,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于婴儿口中。此外,每次哺乳时间不可过长,一般15~20分钟即可,但要勤喂,不要限定每日几次。

    经历了上次的喂奶磨难,我左边的乳房“光荣”地负伤了,不但乳头破了皮,出了血,而且还有皲裂的现象。于是在出院后,我总是尽量避免儿子吮吸我的左乳。可三天后,我的左乳更加不适起来:乳房里相继出现了几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硬块,触碰起来有些痛,整个左乳的体积也明显比右乳大。婆婆看了看说,这是正常现象,既然左边的乳汁很少被吮吸,当然会淤积得多些,乳房自然会比原来的大,至于肿块,那是乳汁在乳房内暂时无法吸收所致,过几天自然就会恢复。看到婆婆一副经验十足的样子,我也就释然了。可是,又过了三天,我的左乳更加不对劲了:不但肿胀继续加重,乳房的皮肤也开始变厚、变硬,原来的硬肿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发展到不碰也会感觉到疼的地步,而且疼痛的程度也越发加剧了。婆婆见确实有些不对劲,便用毛巾帮我热敷,嘴里还心疼地不停唠叨着:“乳房里的肿块是会自然消散的,我自己喂大过三个孩子,我懂得的,用热毛巾敷敷就没事了。”我将信将疑地点点头。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左乳的剧痛一阵阵向我袭来,使得平时毫不费力的一个起床动作,足足花了将近两分钟的时间才完成。

    在医院里,当我说明情况,并露出自己那红肿发亮、又硬又大的左乳时,医生脸上原本亲切的微笑立即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职业性的严肃:“怎么拖到现在才来?有没有发烧?”随即,将一支体温计塞进我嘴里。测罢体温,38.9摄氏度。只听医生向丈夫责备道:“你这个丈夫是怎么当的?妻子患了那么严重的乳腺炎,你还什么都不知道!”医生一边说着,一边在我的左乳上挤了挤,在乳汁流出的同时,还伴随着不少淡黄色的液体。“乳房内已形成脓肿,病情不能再拖了,准备开刀引流吧。”医生残酷地宣判了我的诊断结果。就这样,在生儿子的这一个月里,我挨了两次刀,第一刀虽然剧痛,但尚且充满着对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与欣慰,而第二刀带来的则全是疼痛与折磨……

    经过手术引流、打针、服药等一系列针对性治疗,过了两个多星期后,我的左乳才渐渐恢复了元气。回想起这不足一个月的崎岖哺乳之路,我深深地感悟到,对于女人来说,孕产期的护理与保健实在是太重要了。

医生点评:产后乳腺炎的发生和发展,可分两种类型:

    1.淤积性乳腺炎:发生在产褥初期,多见于初产妇。新妈妈由于经验不足,哺乳方法不当,未能将乳汁及时引流出来,导致乳汁淤积,从而引发乳腺炎。产妇出现双乳胀痛,乳房皮肤微红、压痛,体温中度升高,但乳汁吸出后,症状多能消失,故一般不认为是真正的乳腺炎。处理上可行乳腺按摩,促进乳腺管通畅。如无乳头皲裂,不必停止哺乳,以利乳腺排空;如哺乳后乳房仍有硬结,应使用吸奶器将多余乳汁吸空,并注意乳头清洁。

    2.化脓性乳腺炎:乳头皲裂及乳汁淤积是导致化脓性乳腺炎的两大原因。乳头皲裂后,细菌通过破裂的伤口进入乳腺管和间质组织,乳头疼痛又影响哺乳,导致乳汁淤积,乳汁不能及时引流出来,势必导致乳腺化脓。产妇出现高热,往往伴寒战、乳房疼痛加重,局部皮肤出现红线或红肿压痛,脓肿形成后,按之有波动感。此时应停止哺乳,用3%硼酸液局部清洁后,涂以鱼肝油铋剂,同时,用吸奶器吸出乳汁,用绷带托起乳房,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已有脓肿形成者,可行切开引流,并应用抗生素7~10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