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一慢”话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的传播流行有三个环节或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与易感人群,其中传染源是首要条件。现代传染源新概念是:有咳嗽、咳痰症状,痰涂片阳性的继发性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流行病学上真正的传染源。其最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它包括了飞沫和再生气溶胶或尘埃传染。现代新的空气传染机制认为:空气传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传染源的传染性微粒的产生,传染性微粒的传播,人群对传染性微粒的接受。所谓的传染性微粒就是带有结核菌的微滴核,人们通常所说的飞沫,实质上是带菌的气溶胶。正常人呼吸时呼出的微滴核数目较少,而一次咳嗽所呼出的微滴核可多到3500个,相当于大声说话5分钟内所排出的微滴核数,大声说话时可喷出600~700个微滴核。同样一次喷嚏喷射出的微滴核数目可高达100万个,传染性就更大。所以,当排菌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笑、喊叫、唱歌时,喷出更大量的传染性微滴核,而引起结核病的传播。
所以,在空气不流通的空调室内的人很容易传染上结核病。我国卫生防疫部门也对空调室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结核病普查,发现其结核病的发病率高达5.8%,一般场所的工作人员结核病的发病率仅为0.24%,前者比后者发病率高24倍多。
因此,防止结核病的传染是控制与消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首先,对易感人群中未受自然感染的新生儿、结素试验阴性的儿童与入伍的新兵,进行人工感染接种卡介苗。对已受感染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结核病的空气传染机制,主要是预防咳嗽传染与尘埃传染,简便有效的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⑴结核病涂阳的患者戴口罩,不能对着健康人面对面近距离(2米内)咳嗽、打喷嚏、喊叫及唱歌,当发生这些动作时,患者必须用手或手帕捂口鼻或将头转向一侧;其分泌物如痰液等,未经消毒灭菌,不能吐或倒在地上,也不能倒入水池、便池内或菜地里,以免污染环境,引起结核病的传播。
⑵有条件者不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同住一居室,无条件者可用屏风隔开,不要并头睡觉。
⑶肺结核患者居室最好不用空调器,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或装抽风机等,尽量减少传染性微粒的浓度。其居室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灭菌器照射。
结核病是一个慢性疾病,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发展,对其发病机理已了解清楚,只要结核病患者和医务人员努力合作,结核病是个可以控制的疾病。
- 上一篇:警惕,眼前飞舞着的“黑蚊”
- 下一篇:水痘虽小,麻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