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骨增高,风险有多大
近年来有人将其应用于人体增高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手术增高本身是具有相当的风险的,有些风险一旦发生将是灾难性的。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断骨增高术”的原理和手术方法。
简单讲,该方法就是根据肢体长骨骨折可以再生愈合的生物学原理,运用现代骨科截骨术,将下肢长骨截断(主要为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然后通过钢针将骨与体外固定器,或骨髓腔内安装的一种具有稳定骨折和牵伸作用的肢体延长器相连接,通常在手术七天后,每天以0.5~1毫米的速度使肢体缓慢地延长,通过主动的功能锻炼,对截骨端产生有益的应力刺激,使骨细胞和肢体其他组织细胞不断发生分裂和增殖,从而使肢体骨与皮肤、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数量和长度增加,达到肢体延长的目的。
施行“断骨增高术”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手术期、治疗期和康复期。手术期将骨截断和安装固定延长器;治疗期则为带肢体延长器、肢体延长的阶段;康复期为截骨愈合、拆除肢体延长器的功能锻炼恢复阶段。由此可见,“断骨增高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治疗过程,不少因素可影响延长的效果。随着增高手术的开展,各种并发症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疗效,甚至出现肢体的终身残疾。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①外固定支架的针道感染,出现针道皮肤的红肿、流脓,皮肤疤痕,严重者甚至引起急、慢性骨髓炎,出现肢体畸形。②神经血管损伤,多出现在一次性延长术或延长速度过快。一旦形成永久性损伤,则可能引起远端肢体的坏死和神经麻痹瘫痪,出现严重后果。笔者见过一例年轻姑娘在接受双下肢延长的手术后,出现了血管损伤而未及时放弃延长,从而发生了肌肉缺血性坏死。③截骨部位的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取决于多种因素,当出现不愈合形成骨不连,则可能需要第二次手术,以促进截骨愈合。④关节功能障碍,常发生在膝关节和踝关节,是由于肌肉及肌腱张力过大和功能锻炼不足引起的。笔者也见过一例,同样是年轻姑娘,术后进行双下肢逐渐延长,但有一侧踝关节在延长过程中发生了畸形,又未及时给予处理,最后导致患者难以正常行走。防止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是肢体断骨延长术的关键环节之一。⑤患者对增高术认识不足,对“完美”的期望值过高,可能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精神和心理异常。⑥术后躯干与肢体的比例失常。
近年,“断骨增高术”在国内多有临床应用报道,通过不断提高手术技巧,改进外固定支架设计,减少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据报道,最长者可将下肢延长15厘米,近期效果满意,但远期疗效尚缺乏观察和评价。其费用多在3万~5万元不等。不容忽视的是,出于增高目的而花去大量时间,以及承受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冒着可能出现残疾的危险,对于一个身体完全健康的人来说是否值得?需要指出的是,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医疗美容六大项目中,断骨增高术不在其中。也就是说,断骨增高手术不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它属于骨科专科范畴,具有严格的适应证和手术要求。所以,在这里对想施行“断骨增高术”的读者提个醒,要认真了解这种手术的利弊,即使要做,也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施行,以尽可能降低风险。
- 上一篇:移植,小肠长了1.2米
- 下一篇:心脏:先天不足,后天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