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_小议国民素质
一个国家发达与否,要看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一个国家文明与否,也要看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一个国家底蕴深浅,还是要看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中国已改革开放几十年了,经济在迅速复苏,军事力量不断壮大,科技已跻身世界前列,但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国外相比差别依旧很大。
暑假里的七月十三日,我从上海浦东机场随同学一起飞往法兰克福国际机场。从浦东机场过海关时,工作人员板着副脸“啪”在护照上一按,再把护照还给本人,仅此而已。到达法兰克福后,同样需要过海关。我将护照呈上,工作人员会心一笑:“Hello! Welcome to German!”语言简单但亲切,亲切而温馨,遇到德国人更会攀谈两句。这让我初到德国的第一课,便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也许中国机场的工作人员觉得机场来来往往的乘客太多,说的话需要太多,给微笑同样需要太多,但法兰克福这个国际机场往来的乘客也很多,他们尚且能如此,为什么中国机场的工作人员做不到?给别人一个招呼,一个微笑,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给别人的享受,自己同样也在享受。也许这也是中国乘客的问题,中国机场的工作人员或许又是微笑又是打招呼,但乘客们却爱理不理,久而久之,机场的工作人员也就没了耐心,没了热情。归根到底,这还是国民素质的问题。
前往曼哈姆宫殿的路上,我瞧见一个手拿导盲拐的人,他同拐飞快地触碰着地面,脚步不比正常人慢。他大步流星地从我身边经过,是盲人吗?但在我的印象里,盲人的行动速度很慢很迟缓,更何况是在大街上,还有很多花坛!一旁的德国老师让同学们赶紧为这位盲人让路。面对我们的质疑,德国老师肯定地说眼前的这个人就是盲人,在德国,盲人的行走速度都很快,因为他们在路上可以没有后顾之忧。我远远地注视着那个盲人,当他走到红绿灯路口时,好心的德国路人搀扶他过了路口,他一路畅通无阻,所有的路人都自觉为他让路,并帮他逾越障碍。在中国,至少我从未看到过这样动人的场景。中国也有乐于助人的人,但这种热心肠的人太少太少,而德国国民把这品质作为底线,但中国国民却把这作为上线,这同样也是国内国外国民素质的差距。
德国式汽车制造大国,像宝马、奔驰、大众、奥迪、斯柯达、沃尔沃等大牌车在德国满街都是,但驾驶这些车的人却一点也不大牌。每天,我与我的德国伙伴Pauline一起放学回家都需要步行一段路。那天,我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但要过十字路口还有一段距离,而一辆汽车很明显地比我离路口近,一踩油门便可过。但车主却出乎预料的停下车来,向我不急不慢地微笑、挥手示意让我先过。一来我并不着急过马路;二来,我在中国从未受过这样的待遇,司机不爆粗口就算是万幸了。我有些过意不去,示意让他先过。而车主并不是心安理得的一踩油门便走,而是再次微笑着挥手示意让我先过。我跑过路口,车主便开车走了,车速很快,一会就没影了,看得出,她很急,但出于礼貌,她非常地耐心。在德国,我遇到的车主都具备这样的高素质。
国名素质就是这样体现的,都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琐碎的、普通的小事,但恰恰就是这样的小事,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国家的国名素质。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高素质,关键在于是否想着样做,这不仅是维护自身的形象,更是维护中国人的形象。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他人,但我们能改变自己。只要从自我做起了,这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但凝聚了这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汇聚成十个人的,成百上千的,成千上万的。自身做到后你会发现,在你改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也改变了他人。不仅自身受益,别人也受益了。
你们会从现在起,做一个高素质的小国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