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作文_关于习俗的 400字
篇一:各具特色的民俗[400字] 韩陈
每地的春节习俗有所不同,如:北京的春节各家在大年三十晚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鞭炮彻夜不绝;可壮族在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可我们这却又不一样。
在春节期间壮族家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粽子用翠绿色的粽叶包裹着。他们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最大的粽子重达一二十斤,味香堪称一绝。可我们这里的粽子则小巧玲珑,六七口就能吃完。我们的粽子里的糯米和枣子等煮熟后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可壮族顾不得粽子的外貌,只顾粽子的味道。
我们的年夜饭一定要越少越好,够吃就行了,代表明年有一个新的开始。壮族与我们恰恰相反,他们的米饭煮的越多越好,象征富裕。我们在元宵节时要吃元宵,寓意着来年团团圆圆。
壮族在除夕要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我们要熬甜汤,期盼生活甜甜蜜蜜;我们要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儿可以收到红包。
一眨眼,孩子们要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上班去了,店铺都开了门,但不可以拖地哦,听说是要保留住去年的财气。
不同地域的节日习俗真是千奇百怪啊——
篇二:芜湖的春节习俗[400字] 邢鑫
作为一个芜湖人我对芜湖的春节习俗当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芜湖的春节大约在腊月二十八就开始了,这时是人们最忙的时候了,老人忙着做蛋饺子和炸圆子,意味着这一年这家人会团团圆圆,还要做八宝菜,这是用八种蔬菜做成的,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苔干,菠菜,脆皮,榨菜,大白菜,青菜组成的。大人们还要选一个吉祥的日子打扫整个房子,准备干干净净地过春节。
芜湖的除夕是最热闹的。大人们再门上贴对联,在屋里贴倒“福”,还有的在厨房里做年菜。到了下午的三四点钟,小孩们穿起了新衣,等到家人来齐后,鞭炮声响起了,香也点燃了,大家一齐做到桌旁吃团圆饭,提醒大家一下:鱼要在团圆饭末吃,预示着年年有“鱼”。这天夜里大家都要守岁。老人守岁:表示珍惜光阴。青年人守岁:是为父母延寿,想不到守岁还有这么深奥的秘密。
到了初一,大人们带着小孩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说些吉祥话财源就到手了。一些爷爷奶奶会带着小孩去庙里拜佛,祈求一家人和睦,健康。到了正月初六,店铺都开张,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会吃元宵,放鞭炮
一眨眼,春节就从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溜走了,美好的春节就这样告一段落了。
篇三:老家的习俗[400字] 郭习诺 四年级
我的家在老平乡,我们有一种习俗:每到大年三十儿的晚上,我们全村的人都会买许愿灯。然后,再聚在庙前的一片小空地上,由小孩子来放飞它。
这一天,全村的孩子都会来到庙前的空地上,组成几个五人小组,排队放许愿灯。
该到了我们了。我们拿着漂亮的小纸条,写上自己的小愿望,再叠成小星星(注意:星星一定要自己叠。)粘在许愿灯的线上,这个步骤就完成了。
接着,姐姐奋勇自告的接受了这个下一个任务:拿着自己亲手擦亮的“希望之火”(擦亮的火柴称为希望之火)在头上绕三圈,表示自己的人生可以像火一样光彩、辉煌。
接着,到希望之火快要灭的时候,就再拿一根火柴接上,表示希望之火永不灭。
该点许愿灯了,年龄较小的四个孩子都分别掂住许愿灯的四个角,再把灯芯点着。接着,我们五个孩子一起扶着许愿灯,等许愿灯飞起来的时候,全村所有的大人和小孩一起与欢呼。许愿灯满载着我们的愿望起飞了。希望之火带着一个孩子的前程飞翔了。
我们放下手中的东西,摘下帽子,双手放在下巴前,开始许愿。我们一个个的许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在我们的心中播种,发芽,至于长大、结果,要靠自己的汗水去浇灌。
许愿灯越飞越远,抬头一看,灯光远得像一颗小星星。啊!我们的理想启程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
篇四:春节的习俗[400字] 沈怡萱
一说到传统佳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春节了。春节的习俗最多了,看春节晚会、放焰火、贴春联、吃年夜饭……往年,我都会回老家过年,而2008这个春节,我却是在上海度过的。
这个春节,我品尝了美味佳肴,观看了精彩的春节晚会,还有最让我兴奋的节目就是放焰火了。
一吃完年夜饭,我和另一个小朋友连蹦带跳地跑到楼下,原来我们要放焰火了。还是两位爸爸胆子最大,他们先燃放了比较危险的焰火:先是一个大盒的礼花,哇!真是漂亮!有圆的、方的……最好看的就属接下来的“流星焰”了,那一条条焰火犹如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放鞭炮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我的在我耳边响起,真是震耳欲聋啊!我连忙堵住耳朵,迅速跑到远处。最后,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拿着细长的“滴滴金”,点上火,在身边画起圈儿,就像闪烁的星星旋绕在身边,又像点点的萤火,我们好像梦幻中的公主。噢,快看,爸爸们又在准备放什么礼花了?我拿着一根像竹筒一般的东西招呼爸爸放放看。瞧!多神奇啊!“竹筒”里喷出一丝丝彩带般的焰火,如同竹筒里流出来涓涓的细流。玩了许久,焰火燃完了,我还没尽兴,心理盼望着明年春节早日到来。
这是我去年放烟火的趋势,今年的春节又要到了,你有什么计划吗?我可早想好了,你一定知道是什么了吧!
篇五:清明节的习俗[400字]
每年的4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这一天我们都有扫墓祭祖轻微的习俗。而我们沈家门更有吃青饼的习俗。青饼,它是一种叫“青”的野草和糯米做成的,圆圆的、扁扁的,现状和月饼差不多。翠绿色,上面还撒着一层黄色的粉末,显得很漂亮。
早晨,我刚起床,就看见外婆准备煎青饼给我吃。我连忙跑到外婆身边,想看看外婆是怎么煎青饼的。只见,外婆先把锅洗得干干净净,放到煤气灶上,点上火,等锅干了以后,倒了许多生油。不一会儿,油就热了,再把它倒进一个碗里。这时候,锅里只剩下一点油了,外婆轻轻地放入3只硬邦邦的青饼。那些油顿时围住青饼,并不时的冒着泡泡。外婆用铲子将青饼一个一个反个面,并交替换面煎着。没过一会儿,锅里的油就不够了。外婆拿起刚才放在一旁的热油,再倒了一些。过了五、六分钟,青饼煎好了,那原本又硬又扁的青饼,被外婆这么一煎,变得有些圆鼓鼓的,还冒着泡泡呢!原本草绿色也变成了墨绿色,有的地方还黄黄的、焦焦的,散发出一阵诱人的香味。唔,真香。我在中间撒上一层黄糖,对半压上,美滋滋地咬了下去。啊,脆脆的,甜甜的,又香又粘,真好吃。
我一口气吃了两个,把肚子撑得圆鼓鼓的,真像一个大青饼了。我对发明青饼的人别提有多佩服了。这可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大家快来尝一尝吧!
王樱桦
- 上一篇:叙事作文_关于汶川的 500字
- 下一篇:叙事作文_一件有趣的事情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