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作文知识 > 最新作文资料 > 升学考试 > > 详细内容

中考作文_一片落叶生发的感慨

 

  曾经看过一则漫画,画的是两个人面对一片落叶生发的感慨。一个慨叹:“唉,又过去一年!”言辞间不乏悲观,更有失落。另一个高呼:“哈,又迎来一年!”生命在她眼里就是奇迹,更有期盼。

 面对同一片落叶,为什么感慨迥异呢?究其原因,是心态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于是有了别样的感慨。在这幅漫画里,面对同一片落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就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致。那个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显得悲观,估计是他的宏伟志向不曾实现,是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如意算盘化为泡影,从而对逝去的岁月感慨万端。而那个举着拳头的老太太呢,似乎全天候地与命运抗衡着,生命每延续一天,她就能获得无限乐趣,那种乐观向上的言辞溢于言表。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必有其消极的一面,关键是如何看待问题。换言之,就是要找准角度,挖出隐藏其间的信息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应。生活里我们时时要面对挫折,如何战胜挫折,如何让挫折焕发出盎然生机,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还得看实际行动。

 比方说有一个女孩子,正值花季,她对未来有种种打算,一次偶然的车祸,让她从此成了高位截瘫患者。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按理讲她应该悲观厌世,从此寂然于人生的泥淖,不会有什么作为。但是不,她对人生重新加以定位,顽强地“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心灵来诉说生命中爱的真谛。

 

 她就是卫宣利,河南孟津人,17岁时因车祸而双腿残疾,历经10年的漫长思索,终成名噪一时的大作家。读她的文章,你不难看出消沉的影子。但最令人欣慰的是,她战胜了自我,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诊释着生命的涅架o比之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她更值得崇拜,也更值得敬畏。

 十七岁,正是花绽放的年代,更是憧憬幸福的时段。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领略了岁月的苦涩,品味着健康的唯美。站在这个角度说,这场灾难激发的恰是人性的潜能,一种永不服输的意念在积聚。

 换一个角度,你就拥有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一座取之不尽的源泉。诚如漫画折射的道理,面对人生的秋天,想开了,你就收获快乐,想不开,你就活在郁闷中。这,就是生活。

 描述简洁到位。作为看图作文,本文能切实依据题意展开思维,使得全文层次井然。开篇对漫画的说明非常简洁,在百字之内就揭示了画面本身隐含的道理,可谓用笔精练。接下来,进行全面论证,特别是举例论证更显功力老到,恰好印证了“换个角度”的重要性。

 论证严密有力。围绕主题论证,正反兼顾,对比明显。面对一片落叶,真是见仁见智,观点鲜明,把世间看问题的角度做了高度概括,又不显稚嫩。其中卫宣利的事迹更是有力证据。其实不独写文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人生时时需要换个角度,以便看出世界的微妙所在。

 得与失的思索
李思思
有一幅漫画,面对同一片落叶,传来两种声音。一个说:“唉,又过去了一年!”言辞间不乏悲观,这从他战栗的身体可略见一瞥。另一个说:“哈,又迎来一年!”那夸张的表情告诉人们,她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盼。

 为什么面对同一片落叶而感慨迥异呢?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得失观不同。那些患得患失的人最难接受的,就是失败,在他们眼里,成功是唯一追求,一旦失败,就怨天尤人。而那些生性乐观的人,常常能看淡得与失、是与非,并从中品读那份体验,因为他们深信: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未尝不是一次历练。

 类似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三国演义》里的周瑜,一生与各路豪杰斗智斗勇,“是非成败转头空”时,他渭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短短6个字论释他和诸葛亮的半世恩怨,已严重牵掣了这位军事天才的超水平发挥。在周瑜的身上,人生得失是以英雄落幕收场,令人不免敬觑.

 

 而“塞翁失马”的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得失观,在祸福转换间,更有人生哲理在演绎。故事说的是北方有一个老头,他的马丢了一匹,大家纷纷劝他想开些,老头笑了:“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不久,那匹离家出走的马带回了一匹到悍的马,大家纷纷祝贺他,老头发愁了:“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坏事呢?”老头的儿子想驯服那匹票J悍的马,摔断了大腿,人们纷纷表示遗憾,老头又笑了:“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不久,可汗大征兵,老头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逃过一劫。可以说,“塞翁失马”的故事正是得失观的最好诊释。

 由此观之,一个人,只要他能淡泊名利、生死、得失、荣辱,就能活得有尊严,生命也更显得雍容华贵。反之,如果他为俗事所累,无法摆渡自己,就有可能酿就不堪回首的印记,甚至悲剧。类似的例子很多,无须再举,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有人说:“成功了有无数说辞,失败了没有任何借口。”恰是对这类得失观的最好解读,也是解读这幅漫画的最佳答案之一。

 立意精准。面对一片落叶,真是见仁见智,入木三分。全文最大的成功还在于认识事物的角度选择得非常好,漫画里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就是因为他们对得失的看法出现了分歧:老头看到了“失”,老太看到了“得”,角度不同,感受自然迥异,心境当然不同。

 选材得当。围绕这种观点,作者选取了周瑜和塞翁失马的故事,可谓匠心独运,且每一则都是得与失的完美统一。可见选材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不能懈怠马虎。

 一叶知秋
张珊珊

 书房里,挂着一幅画,一个朋友送的。画面上,左边是一个老翁,面对萧瑟秋风,悲从中来:“唉,又过去了一年!”而右边那位老太呢,高举拳头,信心满满:“哈,又迎来一年!”

 每每看到这幅画,我的心境就不再平静,那个飘然而去的她,又向我走来。

 第一片树叶落下时,我就知道,秋天悄然来临该早起背书了。是的,该早起了。

 那时,我是这里的老常客。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在梦乡缝M-时,那些高大的梧桐树下,已经活跃着一个女孩的身影,陪伴她的,还有一个男生。

 笑意挂在脸上,温馨驻守心头。

 微风拂面,秋雨浙沥,那片片婀娜的树叶,此时也是飘然而下,仿佛在迎接弥漫的秋意,抑或生命的涅桑。这便是秋,毫无征兆地宣誓着主权,让那些曾经的骄子臣服脚下。想当初,生命的旺季里,人们是那么疯狂,那么热情讴歌,仅仅是一个转身,秋的意境就占据主流。

 漫步梧桐树下,思绪回到了昨天。那也是一个秋的早晨,我在背书,不远处,传来一组对话,我的心境不由一个激灵,于是侧耳倾听:

 女生问:这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什么意思呢?男生答:“浩渺的天际有一群精灵冲向碧霄,嘎嘎的鸣叫声阻遏层云。”

 

 女生再问:“无可奈何花落去’,你给想象一下吧。”男生再答:“这就是那个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双泪暗的世界里,她在寻寻觅觅,可满世界的风光竟是冷冷清清,到头来只能独酌三杯两盏淡酒体悟那凄凄惨惨戚戚的秋意。”

 不知何时,我的心底愁苦占据半壁江山,那个曾经熟悉的对白竟渐行渐远,终至杳无音信。面对高大的梧桐,我在沉思:去的终须去,来的终须来,不必强求,不必仿徨。

 只是不经意间,我依然会想起那段岁月,想起那段相互背书提问的画面,耳边仿佛继续昨天的对白:“山映斜阳天接水”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想象出一组画面吗?限你在五步之内说出来!那个男生急了,人家曹植写一首小破诗还要给七步呢,你干吗这么小气,只给我五步?女孩就笑,说人家写的是诗呢,你要是也能写出绝句来,我也给你七步,可是,你能吗?

 这的确不能,况且能说出一组意象,远比写绝句要丰满多了。而今,那个笑吟吟的她已经长眠于天国,是骨癌夺去了她的花季。

 感慨升华到幽远,记忆定格在昨天。人世沧桑非天定,生命痕迹定乾坤。忽然想起欧阳修的一句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的,若是她还活着,该是又一幅求学的画面,在勃发吧,浪漫的意象吧。我陷入了沉思……铺叙手法的运用。全文时时注意校园生活的特定环境,梧桐树、路灯光、男女生,穿插其间的,是背书时的对白,轻松、诙谐,可以说,抛开疾病的折磨,学习若是达到这层境界的话,还有什么文章不好写?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同窗情谊的渲染。严格说来,本文应该算是一篇散文化小说,文中的“我”是故事的见证人,也是串联起那段非常岁月的叙述人。尽管故事的主人公未能最终战胜疾病,但这份同窗情谊是真诚的,是可圈可点的。世间若真有这样一个女生,她也应该感到满足,因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她享受到的,恰是人世间最真诚的同窗情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