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作文知识 > 最新作文资料 > 升学考试 > > 详细内容

高考作文_清风如语,我正要上路

  我还在想念,那一年我在异国沙滩浪边所邂逅过的碧海蓝天。

   像一个人的眼,像她的旷远与孤独,像夜色浓浓里的心事沉重。

   你是微醺的上集,你是微妙的下集,你是未完待续。

 怎么突然记起要为这一次旅行写一点什么东西呢?
      那日偶然翻看相册,堆积许久的旧照片伴随着记忆逐一开启,那些日子拙劣的技巧与后期,镜头后的我只有一心想要保留美景的心。却仍然觉得那是好的。在路过风景,路过少年,路过花开与蓝天的每一个时刻,我总在奢求晴朗与风光。回忆对于我来说多么宝贵,它像树木一样在脑海里扎根深驻,开出繁盛的花朵来,却只有在经过她的香气时,我才能缓慢记起有关她的点滴。如同沙漏倒转,流沙反方向流逝,一幕幕都清晰起来。

   我善于念旧,却比谁都健忘。

   然而旅程中是不会计较太多的,这也是我偏爱上路的原因。

  
      从西安机场起飞的时候,那时外面在下大雨,因为天气缘故延误起飞有半小时,韩国空姐姐姐用咬字不清晰的汉语生硬地道歉。那时的我匆匆从学校请假,一直到机场一路上都没有和多余的谁联系,包括司雨,我当时好像和他有矛盾还是什么两个人之间并不愉快,我也仿佛赌气似地连走都未曾告知。倒是苏半夏与我关系很好,临走之前感谢他的嘱托。总之,我仍记得临行前的我并不快乐,也无所期待。后来想起这种心情,居然会有些意外。

   首尔,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它像一座小型的被压缩的微观景象,犹如单反摄影里的移轴,把太多曲折的故事与情绪都在逼仄的巷道里蜿蜒呈现。虽说作为韩国的首都,首尔却没有北京那般繁华喧嚣。我还记得同年夏天在北京的日子,永远阴沉的天空与尘土像一张破碎的老人的脸,而路途旁神情冷漠身影匆促的北京人正是他面庞上一道道岁月如刀的褶皱,当夜晚华灯初上,北京的夜色在漫天的灯光下明朗如昼。但它于我,却是遥远异常的,哪怕我身处城市中央,在早晨微雨后的天安门广场,还是人潮涌动的长城岭上,还是擦肩于各个旅行团队之间的诸多景点,也觉得身无所依。那种深入骨髓的孤寂感是这个城市的标签,哪怕它曾经贴满了所有我对于北京的向往,最后都在一幕幕失望中挫骨扬灰。那传说中书本里所描写的大北方的旷达与热烈,北京人的生动与巷道里曾经存在的浓厚的人情味,终于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天翻地覆的旋转中被次次的颠覆,我想是我生不逢时,当我踏上这片土地,却终是错过了那样的北京。

  
      而在同为国家首府的首尔,却恰好是另一番滋味。它的街道并不宽阔,有的甚至仅是两车道,两辆公交车并行时还要隐隐担心一把是否有擦车的危险。它建立在连绵的小丘陵上,所以在韩国坐车,晕车的人一定会觉得很难受,上上下下来来回回,驶过下坡路时还能体会一次心跳骤停的失重感。首尔亦少有高楼大厦,街道两侧鲜少看见直插天空的冰冷建筑物,多的是两三层小楼样式的民宅或小饭馆,偶尔路过一家韩国料理店,还能嗅到清鲜的火锅味道。至于首尔人,其实我接触的并不算多(反而是和济州岛的居民接触的较多),但在夜晚,首尔清溪川两畔微醺灯光亮起,人们在这条蜿蜒了六百多年的溪流两侧浣水谈天,也别是一般惬意。首尔不大,一座横纵汉江的桥梁连接起了城市的两岸。它如同隐匿着的风景画,或许乍看并不出众,甚至有些许普通,但却像中国南方的某些小城市,要让你耐心下来转上一转,尝上一尝,才能真切地贴近这座城市的脉搏,体会它点点滴滴转角处的绝美的况味。它是隽永的,是亲切的,是值得被保留在心底的温婉记忆。

  
      在首尔,除了明洞,华克山庄,the face shop,doota这类购物中心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景点可去。我想说的是首尔的景福宫。景福宫像是故宫的缩小版,作为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韩国第一宫殿群,其实在月前才到过北京故宫的我眼里有些小气。但正就是这别具一格的地方,也蕴着不同的风情。我到景福宫时方是秋天,踩在落叶上时还能感受到那微细的脆响,一小段漫步之后回望来路,碎成一地的金黄色像是要融入阳光里。在景福宫里,多的是温缓的情绪与自由,或是在宫殿前柔软的沙地上漫步,或是在庆会楼坐落的湖畔轻摇半日,或是在景福宫幽深长廊中走上一走,或是在宫外粗糙却温和肌理的石墙上摸上一摸……相比人来人往喧嚣异常走马观花而过的故宫,在这异国他乡里,或许你也能感触到最难得的自在时光。

   景福宫里还有的,便是国立民俗博物馆了。关于韩国的历史风俗,进去转转随意了解也十分有意思,运气好的话还会碰上韩国民俗舞的演出。离景福宫不远,是韩国王宫后苑昌德宫,在韩国众多王宫中算保留相当完整的。

   至于韩国与北朝鲜的分界线三八线,如果感兴趣,也完全是可以去看一看的。关于历史与统一的话题,任何时候都会长盛不衰吧。

 

      离开首尔之后,我们在仁川机场乘国内航班直达济州岛。

   济州岛,至今回忆起来,脑海里还是完完全全的美丽场景。在城山日出峰看到大海与蓝天连成一片,小草原与丘陵遍布绿意,山侧则是婴儿蓝般辽远的海洋,而山顶,虽未看到日出,可那种强烈的日光直射眼眸刺痛又热却的温度让我险些落下泪来。这些,在那一方狭小的镜头里被记录下来,却不足以描绘我内心所有的感动。在快艇和徒步攀登栈道中我选择了栈道上山,山路陡削潮湿,阶梯缝间生长着叶子窄长的绿色植株,一路下来甚至有些微喘,但还是乐趣颇丰。伫立在山中腰俯瞰这座城市,花花绿绿百姓人家的屋顶在蓝天白云之下颜色分明,像倒置的海浪一般连绵的云朵在天边堆砌成雪峰的模样,不管我用多少连续的比喻去述说这一副画卷,仍然觉得那么不足够。

   在济州岛,如此美景实不在少数,能够与日出峰相媲美的还有众多韩剧拍摄地涉地岬,以及西归浦,龙头岩,天帝渊瀑布等等。不管是涉地岬中绿丛影里的白色建筑物;还是因自然的工匠雕塑出的形似龙头的礁石群龙头岩;还是绿化程度极高、日头天里行走仍然像走在湿润的雨雾中般清新干净的天帝渊瀑布‘还有济州民俗村博物馆,在中文解说员姐姐的叙述下慢慢参观看展,也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细细想来,难免觉得回忆泛善可陈,我用文字的形式记述下来,也不过是和旅程中心思纯净的自己一再的谈心。

   仍然记得在挟才海水浴场,我在细腻的沙滩上赤脚戏水,泛着雪白浪花的海浪卷着微凉拍击着赤裸的小腿,阳光在海天一线之间拉成柔软的弧度。从海滩上拾回来的海贝,至今还被我珍藏着,偶拿出来轻轻摩挲,感受那海浪侵蚀间印刻出的自然的纹路与粗糙感,一时怅然。当时我一笔一划在沙滩上写下的名字与事,那浅淡的情绪与思念,或许早已被济州岛澄蓝的海水揽入怀中,像一个被迎头的浪花击碎的梦,却有我最晴朗的远方。

  
      在济州岛的最后一晚,正逢是我的生日。去年,我十四岁。

   在韩国的没有月亮,没有蛋糕,没有不停祝福的寂静夜晚,我一个人安静地为着成长而狂欢。于是一个人偷偷走出酒店,溜上了街,在济州岛的夜市里买了一份冒着热气的紫菜包饭,一口一口的细细咀嚼。现在想来,那份紫菜包饭的滋味早已不被记起,我却仍珍惜着那份长大的平和的窃喜。

   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济州岛的夜市有许多海鲜店,并无太多特殊,唯有一家,红底白字在店门口挂起了长长的中文条幅“中国人永远是我们朋友。” 可惜我当晚未带相机,也未拿上足够的钱,在小店门口久久的停驻,那远在异国却依旧能感受到的关怀感,温情不已。回来之后,又在酒店楼下的seven-eleven便利店里买东西,遇到一个独自吃夜宵的大叔,他主动与我交谈,才发现是济州岛的居民——却是一位说着熟练国语的华侨大叔,只是陌生的相逢短暂的几句交谈。我说来自南国,在这里只作短暂停留,念初三,压力很大。他与我说,他在济州岛居住了八年,渐渐已习惯这里自由缓慢的生活节奏,反倒是国内快节拍的发展与更替让他觉得喘不过气,他打趣到,看,一个初三的小孩都懂得什么叫压力大了。我笑笑,想说什么却欲言而止。济州岛像是一个被构思出来的梦,它美丽真实甚至有着自己独有的温度,总让人不忍离去。但也残酷至极,因为我知道,这里只是旅程的目的地,旅行结束,当我收拾行囊准备回到开始的地方,发现所经历的一切不过都是身边之景,并非我所能拥有,现实依然是贫瘠荒凉,甚至无所依靠的。我因此感慨,于是转开了话题,询问到, 听您的口音,您是北京人?
      大叔笑了笑,他说,我是中国人。

   这句话让我记到了现在,当时的我愣了一愣,直到彼此告别,我仍被这句话所触动着,久不能释怀。

   我居住在济州岛,但我仍是中国人。

   我承认,这是我在他乡里,听到的最好的一句话。

  
      而现在,南国以北的小城冬日已很少再见阳光,些许阴冷的夜晚,我一点点回忆一点点写字,手指冰凉。反复打开我拍摄的相册集,突然发现定格的画面只是画面而已,若有一日记忆衰退而去,我所拥有的不过是几张单薄的影像。旅行开始,结束,我一直在路上。想起北京大学里的未名湖畔,夏日里荷叶田田的清凉景象;还有苏州园林里,阳光透过方正棱角的窗眼斑驳一地的金黄;还有还有,大上海的霓虹灯火,大北京的葫芦冰糖,南京街头韵脚好听的当地话,绍兴水镇高立的鲁迅雕塑,木渎古镇船桨悠悠,舟子立于船头唱起的一首首民调,首尔街角生长茂盛的苍翠的爬山虎,香港铜锣湾目不暇接的精品小店……我流浪过许多座城市,一刻不歇地寻找着安定与向往,一幕幕往事回首,我怕自己会热泪盈眶。

   它像一部太长太长且永无结局的影视剧,却永远不会觉得乏味无趣。

   你是微醺的下集,你是微妙的下集,你是未完待续。

   在我的梦里,风日晴好,路途辽阔且两侧树木苍盛,清风如语,我正要上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