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新华字典  拼音  笔划  偏旁部首

拼音: 笔划: 17
部首: 五笔输入法: ifdj

基本解释


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停留,迟滞:濡滞。
含忍:濡忍。

笔画数:1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4524444132522


详细解释


【名】
古水名〖RuRiver〗
濡,濡水,出涿郡故安,东入涞。——《说文》
在河北省
尿〖urine〗
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史记》
通“儒”。儒士,学者〖scholar〗
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少以濡术。——《尉卫卿衡方碑》
假借为“堧”。空地〖riparianland〗
自以城池道濡麦。——《鲁相史晨飨孔庙后碑》



【动】
沾湿〖immerse;soak;ret;dip〗
不濡其翼。——《诗·曹风·候人》
春雨露既濡。——《礼记·祭义》
濡濯弃于坎。——《礼记·丧大记》
今客贤濡。——《史记·扁仓传》
又如:濡墨挥毫(用毛笔蘸墨写字或作画);濡笔(沾墨于笔);濡栉(沾湿梳篦);濡染(沾染);濡缕(沾湿一缕);濡褐(沾湿马衣);濡溺(沉浸,沉溺);濡濡(湿润;沉湎);濡渥(湿润);濡浃(沾润);濡沫(用唾沫来湿润);濡沃(滋润);濡如(雨露润滋);濡化(滋润化育);濡泽(沾、润)
迟缓;滞留〖tarry〗
是何濡滞也。——《孟子》
又如:濡迟(迟滞;缓慢);濡需(苟安一时);濡迹(滞留)


【形】
湿的〖wet〗
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韩非子》
缓慢的〖slow〗
云精无永滞,水碧岂惭濡?——南朝梁·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
通“软”。柔顺〖soft;tame〗
羔裘如濡。——《诗·郑风·羔裘》
以濡弱谦下为表。——《庄子·天下》
又如:濡忍(柔顺,容忍);濡弱(柔弱)

濡润
rúrùn
〖moist〗沾湿;滋润
濡湿
rúshī
〖soak〗∶浸泡,泡在水里或其它液体里;使浸透或泡软
〖makewet〗∶使湿;用水或其它液体浸透或弄湿
濡滞
rúzhì
〖stay;delay〗迟延;犹豫不决
将军欲通媒妁,呼吸可行,何必如此濡滞。——《禅真后史》

相关词语
  • 滋濡
  • 沾濡
  • 雨濡
  • 浧濡
  • 以沫相濡
  • 呴湿濡沫
  • 呴呴濡沫
  • 歔濡
  • 呴濡
  • 喣濡
  • 煦濡
  • 相濡以泽
  • 相濡以沫
  • 相呴相濡
  • 相濡相呴
  • 相濡沫
  • 温濡
  • 澍濡
  • 豕虱濡濡
  • 濡养
  • 濡足
  • 濡栉
  • 濡渥
  • 濡写
  • 濡泄
  • 洆濡
  • 耳濡目击
  • 耳濡目及
  • 耳濡目染
  • 耳染目濡
  • 垫濡
  • 灌濡
  • 涵濡
  • 函濡
  • 怀濡
  • 济濡
  • 渐濡
  • 浸濡
  • 辽濡
  • 磨濡
  • 目染耳濡
  • 磨墨濡毫
  • 目濡耳染
  • 漂濡
  • 洽濡
  • 潜濡默被
  • 潜濡默化
  • 濡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