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拯 zhěng 援救,救助:拯救。拯饥。拯弊(救正弊病)。拯民于水火之中。 笔画数:9;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525341
详细解释:
拯 zhěng 【动】 (形声。从手,丞(chéng)声。本义:向上举) 同本义〖lift〗 艮期腓,不拯其随。——《易·艮》。王弼注:“随,谓趾也。止其腓,故其趾不拯也。”孔颖达疏:“拯,举也。” 救济;援救〖aid;relieve;sav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起而拯之。 又如:拯弊(匡救衰病);拯世(救世);拯物(济世);拯恤(援助;救济);拯抚(救济安抚);拯济(救助;救济) 拯救 zhěngjiù 〖save〗援助使脱离危难;援救 拯救落水儿童 恳恩拯救。——《广东军务记》
相关词语:
哀拯 | 拯物 | 拯溺 | 拯危扶溺 | 拯抚 | 拯赎 | 拯赡 | 拯治 | 拯济 | 拯护 | 拯溺扶危 | 拯擢 | 拯恤 | 拯拔 | 拯救 | 拯援 | 援拯 | 携拯 | 拔拯 | 包拯 | 存拯 | 扶危拯溺 | 济拯 | 济时拯世 | 救焚拯溺 | 救饥拯溺 | 救火拯溺 | 救拯 | 匡拯 | 怜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