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蘖 niè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蘖枝。分蘖。 笔画数:20;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2515141431121234
详细解释:
蘖 櫱 niè 【名】 (形声。从木,薛声。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同本义〖tiller〗 若颠本之有由蘖。——《书·盘庚上》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生萌蘖也。” 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寻木起于蘖栽。——《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 又如:槎蘖(砍伐幼林) 植物的芽〖sprout〗 茶之佳品,芽蘖细微,不可多得。——王观国《学林》 如:蘖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蘖 niè 【形】 通“糱”。高〖high;tall〗 宋王筑为蘖台。——《吕氏春秋·过理篇》 蘖 櫱 niè 【名】 生芽的米〖buddedrice〗 蘖,芽米也。——《说文》 酿酒的曲〖yeastforwine-making〗 以蘖为酒。——《管子·禁藏》 又如:蘖酒(曲酒);蘖曲(酒曲)
相关词语:
株蘖 | 栽蘖 | 由蘖 | 饮冰茹蘖 | 殷蘖 | 饮冰食蘖 | 牙蘖 | 芽蘖 | 夏蘖 | 条蘖 | 食蘖 | 生蘖 |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 三蘖 | 苞蘖 | 冰蘖 | 槎蘖 | 尺蘖 | 分蘖 | 黄蘖 | 酒醴麹蘖 | 穬麦蘖 | 枯蘖 | 萌蘖 | 蘖芽 | 甹蘖 | 曲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