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匕 bǐ 〔匕首〕短剑。 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先主方食,失匕箸”。 笔画数:2; 部首:匕; 笔顺编号:35
详细解释:
匕 bǐ 【名】 (象形。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汤匙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勺子。按:一说“匕”象反人形,“妣”之初文) 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ancientladdleforrice〗 先主方食,失匕箸。(箸:筷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又如:比筋(羹匙与筷子) 匕首〖dagger〗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匕首 bǐshǒu 〖dagger〗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挟匕首以备不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 又 图穷而匕首见
相关词语:
锥匕 | 箸匕 | 玉匕 | 桃匕 | 图穷匕现 | 图穷匕见 | 图穷匕见 | 图穷匕首见 | 疏匕 | 失匕箸 | 失匕 | 食匕 | 匕筴 | 匕鬯 | 匕鬯不惊 | 匕鬯无惊 | 匕爨 | 匕首 | 匕首投枪 | 匕筯 | 匕箸 | 不丧匕鬯 | 刀匕 | 饭匕 | 方寸匕 | 棘匕 | 梜匕 | 角匕 | 金匕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