鄈 拼 音:kuí 粤 语: 五 行:木 部 首:阝 部首笔画:2 总笔画:11 繁 体:鄈 姓名学笔画:16 GBK编码:E06B 笔顺编号:54334113452 UniCode:U+9108 汉字分类: 字 韵:《中华新韵》--微 《十三辙》--姑苏 韵母:ui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基本注解 鄈kuí (1) ㄏㄨㄟˊ(2)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临汾市境。(3) 郑码:XSGY,U:9108,GBK:E06B(4) 笔画数:11,部首:阝,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 鄈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解釋:【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正韻】渠惟切,??音葵。【說文】河東臨汾地,卽漢祭后土處。【正韻】鄈地有三,一在汾隂,一鄈丘,在河南,又在??留。《春秋》作葵丘,在汾隂者亦作葵。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