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曶 hū (1) ㄏㄨˉ (2) 古通“忽”(a.迅速:“~如神。”b.忽略;忽视:“时人皆~之。”c.极微小的数量单位)。 (3) 古同“旸”。 (4) 古剑名。 (5) 郑码:RYOK,U:66F6,GBK:95F7 (6) 笔画数:8,部首:曰,
|
⊙ 词性变化 |
曶 hū [动] 轻忽 [neglect] 用心于内,不求于外,子时人皆曶之。——《汉书》 曶 hū 〈名〉 (1) 极小的量度单位名 [a measure unit] 夫数出于杪曶,以成毫厘,毫厘积累,以成分寸。——《后汉书》 (2) 曶鼎。西周中期青铜器。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 [a kind of vessel] (3) 笏的古字 [ancient word of 笏] |
|
⊙ 详细说明 |
曶 hū [形] 疾速 [fast]。如:曶曶(迅速);曶霍(形容迅疾)
|
|
⊙ 康熙字典 |
【辰集上】【日字部】 曶 ·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 — 解釋:— —【韻會】昒書作曶。【前漢·司馬相如傳】曶??闇昧,得耀乎光明。【註】曶??,早朝也。◎按與曰部?字不同。?从曰,與忽同。此从日。《字彙》云同忽,非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