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蚧 jiè (1) ㄐㄧㄝˋ (2) 〔蛤( (3) g?)~〕见“蛤1”。 (5) 郑码:IOND,U:86A7,GBK:F2BB (6) 笔画数:10,部首:虫,
|
|
⊙ 详细说明 |
蚧 jiè 〈名〉 (1) 蛤蚧 [a red-spotted lizard]。爬行动物,壁虎科。头大,尾灰色,有红色斑点,中医用作强壮剂 (2) 介壳虫 [scale insect]。蚧总科。成虫极小,雌虫无翅,雄虫有前翅一对,体背有蜡质硬壳或蜡质覆盖。种类很多,大多是果树、林木及农作物的害虫,如吹绵蚧、梨园蚧等
|
|
⊙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虫字部】 蚧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 解釋:— 【類篇】居拜切,音介。【大戴禮】魚遊於水,鳥飛於雲,故冬燕雀入於海,化而爲蚧。 又蛤蚧。【本草】蟇首細鱗長尾,生嶺南,在古牆壁及榕木閒。【元陳孚詩】龍眼花開蛤蚧鳴。 又地名。蝗蚧潭,見《襄城縣志》。 又【韻會】通疥。【後漢·鮮??傳】邊陲之患,手足之疥瘙。字或作蚧。 【直音】亦作??。
|
|
⊙ 常用词组 |
蚧虫 jièchóng [coccid] 一种介壳虫或者粉蚧∶蚧总科的任何成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