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孖 zī (1) ㄗˉ (2) 双生子。 (3) 同“滋”,滋生。 (4) 郑码:YAYA,U:5B56,GBK:8C49 (5) 笔画数:6,部首:子,
|
|
⊙ 详细说明 |
孖 mā [形] (1) [方]∶成双的;相连成对的 [in pairs]。如:孖舲艇(广东的一种小快船);孖毡(广东旧称与外国商人贸易的经纪人)。又常用于地名。如:广东省的孖髻山 (2) 另见zī
|
|
⊙ 康熙字典 |
【寅集上】【子字部】 孖 ·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 解釋:— 【廣韻】子之切【集韻】【類篇】津之切,??音兹。【玉篇】雙生子也。亦作滋,蕃長也。 又【廣韻】【集韻】??疾置切,音字。義同。
|
|
⊙ 常用词组 |
孖仔 māzǎi [twin] [方]∶双生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