蘗 拼 音:bò 粤 语:jit6、paak3 五 行:木 部 首:艹 部首笔画:3 总笔画:20 繁 体:蘗 姓名学笔画:23 GBK编码:CC59 笔顺编号:12251325141431121234 UniCode:U+8617 汉字分类: 字 韵:《中华新韵》--齐 《十三辙》--衣欺 韵母:o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基本注解 蘗bò (1) ㄅㄛˋ(2) 古同“檗”:“剉~染黄丝。”(3) 郑码:EXSF,U:8617,GBK:CC59(4) 笔画数:20,部首:艹,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蘗 ·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7 解釋: 【集韻】博厄切,音擘。【唐韻】俗檗字。【說文】黃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時珍曰:蘗,木名。義未詳。俗作黃柏者,省寫之譌也。【鮑昭·行路難】剉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 又與薛通。詳薜字註。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