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 拼 音:bì 粤 语:bat1 五 行:木 部 首:竹 部首笔画:6 总笔画:16 繁 体:篳 姓名学笔画:17 GBK编码:BA60 笔顺编号:3143142511122112 UniCode:U+7BF3 汉字分类: 字 韵:《中华新韵》--齐 《十三辙》--衣欺 韵母:i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基本注解 篳bì (1) ㄅㄧˋ(2) 见“筚”。(3) 郑码:MKEB,U:7BF3,GBK:BA60(4) 笔画数:16,部首:??,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篳 ·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解釋:— —【廣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畢。【說文】籓落也。【禮·儒行】篳門圭窬。【註】篳門,荆竹織門也。 又柴車。【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篳路,柴車。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義同。 【集韻】通作蓽。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