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郭 guō (1) ㄍㄨㄛˉ (2)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 (3)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4) 姓。 (5) 郑码:SJYY,U:90ED,GBK:B9F9 (6) 笔画数:10,部首:阝,
|
⊙ 词性变化 |
郭 guō [动] (1) 扩张;扩大 [expand]。如:郭胸(扩胸) (2) 通“廓”(kuò) (3) 开拓 [open up]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 (4) 空 [empety] 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
|
⊙ 详细说明 |
郭 guō [名] (1)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2)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the outer wall of a city] 郭,外城也。——《说文》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4) 泛指城市 [city]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5)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6) 通“廓”。外部,外周 [outer frame or sheath] 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后汉书·董卓传》 (7)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 (8) 春秋国名 [Guo state]。在今山东省北部 (9) 皮 [skin]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 (10)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 (11) 通“椁”(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outer coffin] 病甚,临卒,将无棺郭。——汉《楚相孙叔敖碑》 (12) 姓。如: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郭汾阳(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
|
|
⊙ 康熙字典 |
【酉集下】【邑字部】 郭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 — 解釋:— —〔古文〕??【唐韻】【正韻】古博切【集韻】【韻會】光鑊切,??音椁。【廣韻】內城外郭。【釋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 又【正韻】國名。【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公羊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又姓。【玉篇】王季之後,亦曰虢叔之後。【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稱郭公,因爲氏。《春秋傳》:攻虢則虞救之。《公羊》作郭,《左》《穀》《孟子》作虢,異字轉音相近也。 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 考證:〔【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穀梁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謹按赤者何二句出公羊傳,穀梁改公羊。
|
|
|
⊙ 英文字义 |
1.the outer wall of a city;(surname)/outer city wall |
⊙ 日文字义 |
1. 城の周囲にある石や土の囲い.城郭2. ?クオ. |
⊙ 法文字义 |
郭名rempart extérieur(qui entoure les faubourgs de la vil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