纊 拼 音:kuàng 粤 语:kwong3 五 行:木 部 首:糹 部首笔画:6 总笔画:20 繁 体:纊 姓名学笔画:21 GBK编码:C06B 笔顺编号:55444441312212512134 UniCode:U+7E8A 汉字分类: 字 韵:《中华新韵》--唐 《十三辙》--人臣 韵母:uang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基本注解 纊kuàng (1) ㄎㄨㄤˋ(2) 见“纩”。(3) 郑码:ZTG,U:7E8A,GBK:C06B(4) 笔画数:20,部首:糹,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纊 ·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解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說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儀禮·旣夕】屬纊。【註】纊,新絮。【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義同。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