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秸 jiē (1) ㄐㄧㄝˉ (2) 农作物收割以后的茎:麦~。豆~。秫~。 (3) 郑码:MFBJ,U:79F8,GBK:BDD5 (4) 笔画数:11,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121251
|
|
⊙ 详细说明 |
秸 稭 jiē [名] (形声。从禾,皆声。农作物的茎杆。如:麦秸) 谷物脱粒后的茎杆 [stalks left after threshing]。如:秸子;秸杆;秸席(禾秆做的席子。古代祀神时所用)
|
|
⊙ 康熙字典 |
【午集下】【禾字部】 秸 ·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 解釋:— 【廣韻】古黠切【集韻】【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禾稾。本作稭。【書·禹貢】三百里納秸服。【孔傳】秸,稾也。【蔡註】刈禾半稾曰秷。半稾去皮曰秸。 又或作鞂。【禮·禮器】稾鞂之設。【註】治穗去實曰鞂。 亦通作戛。【前漢·地理志】三百里戛服。【註】師古曰:稾也。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秸鞠,鳴鳩也。
|
|
⊙ 常用词组 |
秸杆 jiēgǎn [stalk] 农作物的茎杆 秸子 jiēzi [stalk] [方]∶秸杆 包米秸子
|
|
⊙ 法文字义 |
秸名tiges sèches des céréales;paille;chaume麦~pail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