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葍 fú (1) ㄈㄨˊ (2) 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花叶似蕹菜而小,对农作物有害。 (3) 郑码:EAJK,U:844D,GBK:C883 (4) 笔画数:12,部首:艹,
|
|
⊙ 详细说明 |
葍 fú 〈名〉 草名。一种多年生的蔓草。又名“小旋花”、“面根藤儿” [a kind of a grass]。田野间到处都有,地下茎可蒸食,有甘味 言采迫葍。——《诗·小雅·我行其野》
|
|
⊙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葍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解釋:【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說文】?也。【詩·小雅】言采其葍。【傳】葍,惡菜也。【爾雅·釋草】葍,?。【註】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啖。 又【爾雅·釋草】葍,藑茅。【註】葍花有赤者爲藑。 又【博雅】烏麮,葍也。 又【唐韻古音】方墨切,引《詩》叶求爾新特韻。 又去聲,音富。 又【集韻】或作??、蕧。 考證:〔【爾雅·釋草】葍,葍?。【註】大葉白華。〕 謹照原文葍葍去下葍字。〔【博雅】烏??葍也。〕 謹照原文??改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