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骨 gǔ (1) ㄍㄨˇ (2)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胳(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刵 )。 (3)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4)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5)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6) 郑码:LW,U:9AA8,GBK:B9C7 (7) 笔画数:9,部首:骨,笔顺编号:255452511
|
|
⊙ 详细说明 |
骨 gū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gǔ
|
|
⊙ 康熙字典 |
【亥集上】【骨字部】 骨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0 解釋:【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汨。【說文】肉之覈也。【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又多骨,白荳??別名。見【本草綱目】。
|
|
⊙ 常用词组 |
骨嘟 gūdu [pout one"s lips] 也作“骨笃”。(嘴)向前突出;撅着 只有秋公骨嘟了嘴,坐在一边。——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骨朵儿 gūduor [follicle;flower bud] [口]∶未开放的花朵 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茶花赋》 骨碌 gūlu [roll] 滚动 排球在地上骨碌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老山界》 骨碌碌 gūlulu [move quickly] 转动很快的样子 那男孩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几下,思考看怎么回答陌生人提出的这个古怪的问题
|
|
⊙ 英文字义 |
ossein;1.bone2.the frame or rib of a fan or umbrellaɡú1.a bone (in some colloquial phrases);bone;flank bone;haunch bone;hip bone;iliac bone;ilium;innominate bone;jackstraw;os;ossa;resurrection bone;rib;sacrum;skeleton |
⊙ 法文字义 |
骨名os骨名1.os2.caractère;esprit傲~caractère fier(noble);grand caractère骨o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