髶 拼 音:èr 粤 语: 五 行:水 部 首:髟 部首笔画:10 总笔画:16 繁 体:髶 姓名学笔画:16 GBK编码:F393 笔顺编号:1211154333122111 UniCode:U+9AF6 汉字分类: 字 韵:《中华新韵》--东 《十三辙》--汪洋 韵母:er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基本注解 髶èr (1) ㄦˋ(2) (头发)散乱:“~髦被绣。”(3) 郑码:CHCE,U:9AF6,GBK:F393(4) 笔画数:16,部首:髟,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字部】 髶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6— 解釋:— 【廣韻】如容切【集韻】而容切,??音茸。【說文】亂髮也。【張衡·東京賦】髶髦被繡。【註】髶髦,髦頭茸騎也。【類篇】或作??。 又【廣韻】而至切【集韻】【韻會】仍吏切,??音二。去髮飾。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