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堵 dǔ (1) ㄉㄨˇ (2) 阻塞(s?),挡:~塞。~挡。~截。~击。~嘴。 (3) 心中不畅快:~心。 (4) 墙:围者如~。 (5) 量词,用于墙。 (6) 古代钟或磐十六枚编成一组,挂在一个架子上称“一堵”。 (7) 姓。 (8) 郑码:BBM,U:5835,GBK:B6C2 (9) 笔画数:11,部首:土,笔顺编号:12112132511
|
⊙ 词性变化 |
堵 dǔ [动] 堵塞 [stop up;block up]。如:堵当(抵挡;阻挡);堵御(阻挡抵御);堵嘴(理屈而语塞;给人利益使其不说反对话);堵搡(方言。用话堵人,使人无言可对);把窟窿堵上;把老鼠洞堵死 堵 dǔ [量] 多用于墙,也用于其他物体。如:一堵烟尘;一堵墙 |
|
⊙ 详细说明 |
堵 dǔ [名] (1) (形声。从土,者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wall] 堵,垣也。五版为一堵。——《说文》 环堵之室。——《淮南子·原道》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3) 又如:堵墙(墙垣,土墙。用来比喻密集的人群);堵垣(墙) (4) 古代墙壁的面积单位,古代用板筑法筑土墙,五板为一堵,板的长度就是堵的长度,五层板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 [measurement of a wall in ancient times] 百堵皆作。——《诗·小雅·鸿雁》 (5) 又如:堵雉(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
|
⊙ 康熙字典 |
【丑集中】【土字部】 堵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解釋: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垣也。一丈爲板,五板爲堵。【詩·小雅】百堵皆作【韓詩外傳】原憲居環堵之室,茨以蓬蒿。 又懸鐘磬之名。【周禮·春官】小胥半爲堵,全爲肆。【註】凡編鐘編磬,各十六枚,半懸之在一虡,謂之堵,全??之在一虡,謂之肆。 又相安曰安堵。【史記·高帝記】上入關,約法三章,吏民皆安堵如故。 又畜積之象。【莊子·盗跖篇】欲富就利,故滿若堵。 又方語,若箇,這箇,兀的,曰阿堵。【晉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字,婦令婢以錢繞牀下,不得行,衍晨起呼婢曰:舉却阿堵中物。 又姓。【左傳】鄭有堵叔。 又【廣韻】章也切【集韻】止野切,??音者。縣名。【史記·張釋之傳】釋之,堵縣人。亦姓。【左傳】鄭堵女父,堵狗。 又山名。【山海經】苦山東曰堵山,神天愚居之。 又水名。【水經注】堵水,出堵陽北山南,源逕小堵鄕。【後漢·光武紀】岑彭爲征南大將軍,討鄧奉于堵鄕。 又【集韻】東徒切。同闍。城門臺也。 又時遮切,音蛇。【爾雅·釋宮】闍謂之臺。闍,或从土。 考證:〔【周禮·春官】小胥凡爲堵,全爲肆。【註】凡編鐘編磬,各十六枚,半懸之在一簴,謂之堵,全陳之在一簴,謂之肆。〕 謹照原文凡爲堵改半爲堵。註内兩簴字??改虡。
|
|
⊙ 常用词组 |
堵缝 dǔfèng [caulking joint] 一种接缝,用在联系梁与砌入墙内的托梁垫板中,具有鸠尾榫与凸凹榫的特点 堵击 dǔjī [intercept and attack] 阻击 堵截 dǔjié [frontally intercept] 迎面阻截、拦截 堵截进犯之敌 堵口 dǔkǒu (1) [close up a breach]∶堵住决口 (2) [be too embarrassed to mention]∶碍口 这话她觉得堵口,不愿说 (3) [choke sb.off]∶堵嘴 你别拿大话来堵口 堵塞 dǔsè [block up;stop up] 阻塞(如路)使不能通过 他们用路障堵塞路 油脂堵塞了洗涤槽的放水口 堵心 dǔxīn [depressed] 心里憋闷 这东西真不顺眼,瞧着怪堵心的 堵噎 dǔyē [choke sb. off] 使人气闷 你不能为我解烦恼,反来以这种奚落堵噎我。——《红楼梦》
|
|
⊙ 英文词汇 |
stop up block up stifled |
⊙ 英文字义 |
1.to obstruct; to block2.suffocated feeling;loading;oppressed;plug;plug up;stifled;stop up;suffocated;wall |
⊙ 日文字义 |
1. ふさぐ,さえぎる.2. つかえる,ふさがる.3. 塀.4. 塀を数える.5. ?トゥー. |
⊙ 法文字义 |
堵动1.boucher;obstruer;bloquer路~住了.La route est embouteillée.2.étouffer;suffoquer量一~墙un mu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