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堞 dié (1) ㄉㄧㄝˊ (2) 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城~。雉~。~楼。~口。 (3) 郑码:BEZF,U:581E,GBK:DCA6 (4) 笔画数:12,部首:土,
|
|
⊙ 详细说明 |
堞 dié [名] (1) (形声。从土。葉(yè)声。本义: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同本义 [battlements] 堞,城上女垣也。——《说文》。按,古城用土,加以砖墙,为之射墙也,亦谓之陴,或谓之陴倪。 傅于堞。——《左传·襄公六年》 (2) 又如:雉堞;城堞
|
|
⊙ 康熙字典 |
【丑集中】【土字部】 堞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 — 解釋:— —【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城上女牆。【左傳·襄二十七年】盧蒲嫳攻崔氏,崔氏堞其宮而守之。【左思·魏都賦】崇墉濬洫,嬰堞帶涘。 又【集韻】託協切,音帖。義同。 【說文】作??。或作????。
|
|
⊙ 常用词组 |
堞口 diékǒu [gap of the battlements] 女儿墙 (即堞) 上的洞口 堞楼 diélóu [city gate tower;tower over a city gate] 城楼 已乃发前兵备道曾化龙所制火药火器贮堞楼。——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