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幢 chuáng (1) ㄔㄨㄤˊ (2)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3) 〔~~〕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 (4)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石~。 (5) 郑码:LIKB,U:5E62,GBK:B4B1 (6) 笔画数:15,部首:巾,
|
⊙ 词性变化 |
幢 zhuàng [形] (1) 愚昧无知 [ignorant] 是故君先立于仁,则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悫,女憧,妇空空。七者,教之志也。——《大戴礼记》 (2) 又如:幢愚(愚昧);憧憧(憨愚无知的样子) 幢 zhuàng [量] (1) [方]∶房屋的栋数。如:一幢房屋 (2) 另见chuáng |
|
⊙ 详细说明 |
幢 chuáng [名] (1) (形声。从巾,童声。本义: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 (2) 垂筒形、饰有羽毛、锦绣的旗帜。古代常在军事指挥、仪仗行列、舞蹈表演中使用 [pennant or streamer used in ancient China]。如:幢幡(佛前所立的旌旗。后泛指一般旌旗);幢队(行军时,举旗帜作先导的部队);幢牙(军营前饰有羽毛的大旗) (3)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子。书写佛号或经咒于帛上者称经幢,刻于石上者称石幢 [stone pillar]。如:幢相(佛幢) (4)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百人为幢 [hundred soldier]。如:幢主(部队首长) (5) 量词。俗称房屋或楼房一所为一幢 (6) 另见 zhuàng
|
|
⊙ 康熙字典 |
【寅集中】【巾字部】 幢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 解釋:—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橦。【說文】旌旗之屬。【揚子·方言】翿幢,翳也。楚曰翿,關西關東皆曰幢。【釋名】幢,童也,其貌童童也。【前漢·韓延壽傳】建幢棨,植羽葆。【註】晉灼曰:幢,旌幢也。師古曰:幢,麾也。 又【廣韻】直降切【集韻】丈降切,??音?。【廣韻】后妃車??。【釋名】幢,容也,施之車蓋童童然,以隱蔽形容也。 又【韻會】徒東切,音同。【張衡·東京賦】設業設虡,宮縣金鏞。鼖鼓路鼗,樹羽幢幢。【註】幢幢,羽貌。 又通作潼。【集韻】潼容,車幨帷也。或从巾。
|
|
|
⊙ 英文字义 |
1.[Dialect] quantifier for individual buildings;(measure word for houses)/tents;tents |
⊙ 日文字义 |
1. 旧時に用いた旗の一種.2. 仏名や経文を刻んだ石柱. 建物を数える.棟. |
⊙ 法文字义 |
幢名colonne en pierre où se trouvent gravé le nom du Bouddha et les ouvrages canoniques du bouddhisme幢量两~大楼deux immeubles(batimen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