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膝 xī (1) ㄒㄧˉ (2)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盖骨(亦称“髌骨”)。护~。屈~。~眼。~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 (3) 郑码:QFOK,U:819D,GBK:CFA5 (4) 笔画数:15,部首:月,
|
|
⊙ 详细说明 |
膝 xī [名] (1) (形声。从肉,桼(qī)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knee] 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 (2) 又如:膝馒头(膝盖);膝下荒凉(指无子女);膝踝(膝盖与足踝);膝拐(方言。膝盖的别称);膝弯(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
|
|
⊙ 康熙字典 |
【未集下】【肉字部】 膝 ·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解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說文】脛頭卪也。本作厀。【徐曰】今俗作膝。膝,人之節也。【釋名】膝,伸也,可屈伸也。【儀禮·旣夕】袂屬,幅長下膝。 又【韻會】楯名。【揚子·方言】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膝。【唐書·王志愔傳】鶴膝犀渠。【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 又齧膝,良馬名。【前漢·王褒傳】駕齧膝。【註】孟康曰:良馬,低頭口至膝也。 考證:〔又齒膝,良馬名。【前漢·王褒傳】駕齒膝。〕 謹照原文兩齒字??改齧。
|
|
⊙ 常用词组 |
膝部 xībù [knee] 下肢中部,股骨与胫骨、腓骨、髌骨相关节的部位 膝盖骨 xīgàigǔ [kneecap;patella] 见“髌骨” 膝关节 xīguānjié (1) [knee joint] (2) 人类下肢中部的屈戌关节,这是股骨、胫骨和膑骨之间的活动联接 (3) 四足脊椎动物后肢的相应关节,由上面的大腿骨和胫骨或由胫骨和下面的腓骨组成 膝腘 xīguó [ham] 膝后的腿部 膝头 xītóu [knee] [方]∶见“膝盖” 膝外翻 xīwàifān [knock-knee] 两腿在膝关节处向内屈曲的一种病状,系由疾病或骨的非生理性压迫所致 膝下 xīxià (1) [children]∶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2) [(in letters)address to one"s parents]∶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膝行 xīxíng [move forward on one"s knees] 指屈服或哀求于人,双腿跪着向前挪动 他膝行着向她哀求 膝痒搔背 xīyǎng-sāobèi [scratch the back while the knee is itching—irrelevant] 比喻言论不中肯或做事不得当 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盐铁论·利议》
|
|
⊙ 英文字义 |
knee;1.a knee;genu;geniculum;ho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