瞖 拼 音:yì 粤 语: 五 行:火 部 首:目 部首笔画:5 总笔画:16 繁 体:瞖 姓名学笔画:16 GBK编码:B265 笔顺编号:1311345355425111 UniCode:U+7796 汉字分类:E1 字 韵:《中华新韵》--支 《十三辙》--衣欺 韵母:i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基本注解 瞖yì (1) ㄧˋ(2) 古同“翳”(a.眼角膜上所生的障蔽视线的白斑;b.眼生白内障)。(3) 郑码:HMQL,U:7796,GBK:B265(4) 笔画数:16,部首:目,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字部】 瞖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解釋:【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玉篇】眼疾也。【正字通】目障也。【宋史·謝皇后傳】后生而瞖一目。 又藥名。【本草·釋名】羅勒。一名瞖子草,以其子治瞖也。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