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性变化 |
阿 ē [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
|
⊙ 详细说明 |
阿 ē [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
⊙ 康熙字典 |
【戌集中】【阜字部】 阿 ·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5 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娿。【爾雅·釋地】大陵曰阿。【玉篇】水岸也,邸也。【詩·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傳】中阿,阿中也。又【大雅】有卷者阿。 又【爾雅·釋地】偏高曰阿丘。【釋名】阿,荷也。如人擔荷物,一邊偏高也。【詩·鄘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又【玉篇】倚也。阿衡,商官名。【書·太甲】不惠于阿衡。【傳】阿,倚。衡,平。 又【史記·范睢傳】不離阿保之手。又【倉公傳】故濟北王阿母。【註】服虔云:乳母也。 又【前漢·王莽傳】太阿右拂,大司空甄豐,少阿羲和,京兆尹劉歆。【註】皆官名。 又【儀禮·士昏禮】賔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註】阿,棟也。今文阿爲庪。【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四阿重屋。【註】四阿,若今四柱。又【詩·小雅】隰桑有阿。【箋】枝條阿阿然長美。 又【玉篇】比也,曲也。【左傳·昭二十年】阿下執事。【孟子】汙不至阿其所好。 又【集韻】一曰慢應。 又地名。【左傳·襄十四年】敗公徒于阿澤。【註】濟北東阿縣西南有大澤。【史記·李斯傳】阿縞之衣。【註】東阿縣,繒帛所出。【前漢·地理志】涿郡阿陵縣。 又宮名。【史記·秦始皇紀】先作前殿阿房。【註】括地志云:秦阿房宮,亦曰阿城,在雍州長安縣。一云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故號阿房。 又太阿,劒名。【戰國策】龍淵太阿。 又鬼名。【莊子·達生篇】東北方之下者,陪阿鮭蠪躍之。【註】陪阿,狀如小兒,長尺四,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 又【淮南子·天文訓】天阿者,羣神之闕也。 又月御曰纖阿。【司馬相如·子虛賦】纖阿爲御。 又陽阿,古名俳,善歌者。【古詩】渡江采菱發陽阿。 又姓。【官氏志】唐阿光進,明阿賢,本出阿伏氏。 又【韻會小補】與呵通。【老子·道德經】唯之與阿,相去幾何。【註】唯與阿,遲速小異。 又【集韻】倚可切,娿上聲。與猗同。柔貌。【詩·檜風】猗儺其枝。【釋文】猗,於可反。【集韻】猗,或作阿。 又【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又】阿妹聞??來。【世說新語】一門則有阿大中郞。 又【字彙補】阿葛切,音遏。【釋典】有阿難。
|
|
⊙ 常用词组 |
阿堵 ēdǔ [money] 俗指银钱 任是亲儿女,还随阿堵移。——《二刻拍案惊奇》 阿堵物 ēdǔwù [money]钱 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世说新语·规箴》 阿附 ēfù [fawn on and echo] 逢迎依附 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汉书·王尊传》 阿胶 ējiāo [Ejiao donkeyhide glue produced in Dongexian of Shandong province] 中药名。别名驴皮胶。为驴皮加水熬成的胶 阿弥陀佛 ē mítuófó (1) [梵Amitabha]∶佛教徒所指西方极乐世界里最大的佛,为梵语 Amitabha 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明佛。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认为凡愿往生极乐净土者,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终时佛即出现,引导其进入极乐国土 (2) [may Buddha preserve us;merciful Buddha]∶信佛的人口头念诵的用语。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 (3) [thank God!]∶感叹用语,含有“还好”、“万幸”、“谢天谢地”一类的意思 没有人要你劝,少给我滋些事就阿弥陀佛了!——沙汀《淘金记》 (4) [kind]∶慈善的,善良的 这么个威武大汉,倒有一副阿弥陀佛的性子。——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 阿房宫 e páng gōng [Epang Palace] 秦始皇时开始建筑的大型宫殿,规模宏大。公元前 212 年动工,秦亡时未完工。项羽打进咸阳后被焚毁,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 蜀山兀,阿房出。——杜枚《阿房宫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红楼梦》 阿其所好 ēqísuǒhào [pander to sb.’s whims] 迎合别人的喜爱 吾何能阿其所好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阿谀 ēyú [flatter;toady] 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 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辈谄阿谀之贼。——《三国演义》 阿谀曲从 老练的阿谀可以买动一个老实人
|
|
⊙ 英文字义 |
flatter;1.to play up to; to pander to; to fawn onā1.an initial particle; a prefix to a name or a term of address2.a word often used in transliterations; an exclamation of unpleasant surprise;(final part.)/(interj.);(phonetic character);an initial particle/prefix to names of people |
⊙ 日文字义 |
1. おもねる.へつらう.えこひいきする.2. 山東省の東 県をさす. 1. 親しみを表す.2. …ちゃん.…さん.同族の同世代間の長幼の順序や姓または幼名の前につける.3. 親族名称の前につける.4. 外国語の音訳字. |
⊙ 法文字义 |
阿[employé pour former un surnom ou pour marquer une relation de famille]~宝A Bao(mon trésor).阿动approvisionner;pourvoir aux plaisirs de q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