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咏 yǒng (1) ㄩㄥˇ (2) 唱,声调有抑扬地念:~赞。歌~。吟~。~唱。 (3) 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梅。~史。~怀。~叹。~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 (4) 指诗词:佳~。 (5) 郑码:JSK,U:548F,GBK:D3BD (6) 笔画数:8,部首:口,
|
⊙ 词性变化 |
咏 yǒng [名] 指诗歌等韵文作品 [poetry]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
⊙ 详细说明 |
咏 詠 yǒng [动] (1)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2) 同本义 [chant;sing;intone]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3)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4) 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narrate in poetic form] 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国语·楚语上》 歌以咏志。——《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咏桑寓柳(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咏志(以诗歌抒发心志);咏风嘲月(诗人写诗,常以风月为题材,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 (6) 歌颂 [sing the praise of]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7) 又如:咏颂(歌颂);咏仁(歌颂仁德);咏德(歌颂高尚的品德)
|
|
⊙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咏 ·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 —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本作詠,歌也。【前漢·東方朔傳】彈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風。【禮·文王世子】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咏焉。【註】發咏,謂以樂納之。 又【集韻】或作永。【詩·魏風】誰之永號。【釋文】作咏。○按《玉篇》《廣韻》諸書本作咏。《字彙》作咏,从二水,附六畫,非,今攺正。咏字右从二水作,不从永。 (詠)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歌也。【玉篇】長言也。【增韻】詠歌謳吟也。【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傳】以合詠歌之聲也。【爾雅序】敘詩人之興詠。【疏】詠者,永言也。【前漢·藝文志】詠其聲謂之歌。 又鳥鳴亦曰詠。【陸機·悲哉行】耳悲詠時禽。【註】禽聲應時而變也。 又通作咏。【史記·樂書】歌詠其聲也。【禮·樂記】作歌咏。 又【說文長箋】省作永。【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
|
⊙ 常用词组 |
咏唱 yǒngchàng [chant] 吟咏唱和 咏怀 yǒnghuái [sing of one"s feelings] 借某物用诗词抒发情怀抱负 咏怀诗 咏叹 yǒngtàn [intone;sing;chant] 长声吟叹 咏叹调 yǒngtàndiào [aria] 有伴奏的、伸展的和一般是精心创作表现人物内心情绪的独唱曲(如歌剧或清唱剧中的) 咏赞 yǒngzàn [sing the praise of] 颂扬
|
|
⊙ 英文字义 |
1.to chant; to intone2.to sing of; to express in poetic form3.the chirping of birds;sing |
⊙ 日文字义 |
うたう;よむ;くちずさむ歌 う; ;口 ずさむ ##1. 節をつけて読む,朗詠する.2. 詠む,歌う,詩作す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