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胾 zì (1) ㄗˋ (2) 切成大块的肉。 (3) 郑码:EHOO,U:80FE,GBK:C375 (4) 笔画数:12,部首:肉,
|
|
⊙ 详细说明 |
胾 zì [名] 切成的大块肉 [big piece of meat] 胾,大脔也。从肉。——《说文》 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左殽右胾。——《礼记·曲礼》。注:“殽,骨体也;胾,切肉也。殽在俎,胾在豆。” 羹胾中别。——《管子·弟子职》 胾四豆。——《仪礼·士虞礼》 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
|
⊙ 康熙字典 |
【未集下】【肉字部】 胾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音剚。【說文】大臠也。【正字通】切肉曰胾。【博雅】胾,臠也。【詩·魯頌】毛炰胾羹。【傳】胾,肉也。【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于左。【註】胾,切肉也。【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註】師古曰:胾,大臠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