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予 yú (1) ㄩˊ (2)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3) 郑码:XSXI,U:4E88,GBK:D3E8 (4) 笔画数:4,部首:亅乙,
|
|
⊙ 详细说明 |
予 yú 〈代〉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yǔ
|
|
⊙ 康熙字典 |
【子集上】【亅字部】 予 ·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3 — — 解釋:— —【唐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正韻】弋渚切,??音與。賜也。【詩·小雅】君子來朝,何錫予之。【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奪。通作與。 又【博雅】大予,樂名。【註】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爲大予樂。 又【廣韻】弋諸切【正韻】羊諸切。??與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讀若余。本無余音,後人讀之也。【顏師古·刊謬正俗】曲禮,予一人。鄭康成註:余予古今字。因鄭此說,學者遂皆讀予爲余。爾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非同字也。《說文》:予,相推予也。余,詞之舒也。各有意義,本非古今字別也。歷觀詩賦,予無余音。又【吳棫·韻補】予當讀與。詩或敢侮予,將伯助予。楚辭:目眇眇兮愁予,何壽夭兮在予。皆無余音。
|
|
⊙ 常用词组 |
予取予求 yúqǔ-yúqiú [ask for freely] 原指从我处取(见于《左传》僖公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代用来指任意索取,犹言随心所欲
|
|
⊙ 英文字义 |
bestow; give; grant |
⊙ 日文字义 |
1あたえる;きょかする与 える;許 可する##2われ我 ##余.われ. 与える.やる. |
⊙ 法文字义 |
予动donner免~处分Aucune sanction disciplinaire ne sera prise contre qn;être exempt de sanc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