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炀 (煬) yáng (1) ㄧㄤˊ (2) 熔化金属。 (3) 火旺。 (4) 烘干,烤火。 (5)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6) 郑码:UOYO,U:7080,GBK:ECBE (7) 笔画数:7,部首:火,
|
⊙ 词性变化 |
炀 煬 yàng [形] (1) 炽热 [hot]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东方朔《七谏》 (2)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3) 另见yáng |
|
⊙ 详细说明 |
炀 煬 yáng [动] (1) 熔炼金属 [melt metals] 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另见yàng
|
|
⊙ 康熙字典 |
【巳集中】【火字部】 煬 — — 解釋:—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說文】炙燥也。【揚子·方言】煬,炙也。【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又【玉篇】對火也。【廣韻】向也。【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又【揚子·方言】煬,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煬宮。【註】煬公伯禽子也。其廟已毀。季氏禱之。而立其宮。 又【玉篇】熱也。【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燥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廣韻】釋金也。【集韻】爍金也。或作烊。 又【集韻】尸羊切,音商。魯煬公。徐邈說。
|
|
|
⊙ 英文字义 |
molten;smelt;1.to smelt; to melt;molten/smelt |
⊙ 日文字义 |
1. 金属を溶かす.2. 火が盛んであ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