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诤 (諍) zhèng (1) ㄓㄥˋ (2)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谏。~言。~臣。~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 (3) 〔~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 (4) 纷争,争:~紊(争论是非)。 (5) 郑码:SRXB,U:8BE4,GBK:DABA (6) 笔画数:8,部首:讠,
|
|
⊙ 详细说明 |
诤 諍 zhēng [动] (1) 假借为“争”。争论;争讼 [argue] 王凤为平理诤讼。——《后汉书·刘玄传》 诤,讼也。——《苍颉篇》 彼诚以天下之必无仙,而我独以实有而与之诤,诤之弥久,而彼执之弥回。——晋·葛洪《抱朴子》 (2) 又如:诤讼(争论);诤论(争论);诤薮(争讼的渊薮);诤辞(争讼之辞);诤诉(诉讼) (3) 争奇;竞争 [contend;forestall] 虽时时与师友有诤有讲,然师友总不以我为嫌者,知我无诤心也,彼此各求以自得也。——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 (4) 又如:诤治(竞相采取治国之道);诤心(争高低之心);诤竞(竞争) (5) 通“争”。争夺[contend;vie;strive] 有两虎诤人而斗者。——《战国策·秦策二》 阘茸勇敢于饕诤。——《晋书·王沈传》 (6) 另见zhèng
|
|
⊙ 康熙字典 |
【酉集上】【言字部】 諍 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側迸切,爭去聲。【說文】止也。【韻會】謂止其失也。【正韻】諫諍,救正也。【前漢·王褒傳】諫諍卽見聽。【說苑·臣術篇】有能盡言于君,用則可生,不用則死,謂之諍。 又【列子·湯問篇】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 又【集韻】通作爭。【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又【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音爭。訟也。【後漢·劉聖公傳】平理諍訟。【晉書·王沈·釋時論】闒茸勇敢於饕諍。【註】叶平聲。 考證:〔【說苑·臣術】有能盡言于君。〕 謹照原書臣術下增篇字。
|
|
⊙ 常用词组 |
诤言 zhèngyán [forthright admonition] 直言规劝的话 屡进诤言 诤友 zhèngyǒu [a friend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能够直言劝谏的朋友
|
|
⊙ 英文字义 |
1.[Formal] to criticize frankly; to admonish; to advise open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