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涩 (澀) sè (1) ㄙㄜˋ (2) 不光滑,不滑溜:轮轴发~。 (3) 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苦~。这个柿子很~。 (4) 文字难读难懂,不流畅:晦~。生~。~讷。 (5) 郑码:VYSI,U:6DA9,GBK:C9AC (6) 笔画数:10,部首:氵,
|
|
⊙ 详细说明 |
涩 澀、濇、澁 sè [形] (1)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sè)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2) 同本义 [unsmooth] 濇,不滑也。——《说文》 短而濇。——《素问·至真要大论》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经音义》 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刘禹锡《砥石赋·序》 (3) 又如:涩噎(因不滑润而梗噎);涩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涩巴巴(形容不滑润);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文纹状);涩脉(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4) 味不甘滑 [puckery;astringent] 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桔》 (5) 又如:涩苦(又涩又苦);涩赤(干涩发红);涩重(干涩沉重) (6) 说话、写文章迟钝艰难、生硬、不流畅 [obscure] 生而舌短,涩于言论。——《宋书·南郡王(刘)义宣传》 (7) 又如:生涩(言词、文字等不流畅);文句艰涩;涩笔(看似拟古不流利,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涩僻(文词生涩冷僻);涩辞(言语迟钝);涩体(艰涩难读、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 (8) 道路险阻;不通畅的 [difficult]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涩难(险阻);涩道(无级次的石砌陡斜小路);涩滞(险阻;不通畅) (10) 急[fast]。如:涩奈(涩耐。心意不安,羞渐,差涩)
|
|
⊙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澀 — 解釋:— 【唐韻】【韻會】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音濇。與歰同。【說文】不滑也。【風俗通·十反篇】冷澀比干寒蜒。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溫庭筠詩】澀浪浮瓊砌。 又竹名。【范成大·桂海草木志】澀竹,膚麤澀如砂紙。【集韻】或作瀒??澁。??字原作刃下止。
|
|
⊙ 常用词组 |
涩剌剌 sèlàlà (1) [astringent] 形容很涩 他眼睛涩剌剌的,看不了几行字,直打瞌睡 这柿子涩剌剌的真难吃 (2) 也作“涩拉拉” 涩滞 sèzhì [unsmooth] 滞涩;不流畅 声音涩滞
|
|
⊙ 英文字义 |
acerbic;1.a mouth-puckering taste2.astringent; puckery3.(of writing, etc.) not smooth flowing; obscure; difficult; jolting4.unsmooth; hard-going; rough; harsh;acerbity;grating (of surfaces)/tart/acerbic;tart |
⊙ 日文字义 |
しぶい;しぶる渋 い;渋 る ##1. 渋い.2. 滑りが悪い.滑らかでない.円滑でない.3. 明瞭を欠く,分かりにくい.意味が難しく分かりにくい. |
⊙ 法文字义 |
涩形1.apre;astringent这些柿子太~,还不能吃.Ces kakis sont trop apres pour être mangés.2.rugueux;raboteux;rêche3.obscur;alambiqué;qui s'exprime difficileme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