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吁 xū (1) ㄒㄩˉ (2) 叹息:长~短叹。 (3) 叹词,表示惊疑:~,是何言欤? (4) 郑码:JAD,U:5401,GBK:D3F5 (5) 笔画数:6,部首:口,
|
⊙ 词性变化 |
吁 xū [动] (1) 叹息,叹气 [sigh] 香车辗尽关山日,弹罢琵琶只自吁。——《明珠记》 (2) 又如:吁唏(吁嘘。嘘唏,叹息);吁气(叹气);吁嗟(哀叹;叹息);吁嗟(慨叹);吁然(感叹的样子);吁叹(叹息;哀叹);吁嘻(感叹) (3) 吐 [breathe out]。如:吁呵(口中默念);吁吸(嘘气与吸气;呼吸);吁呼(指吐气);吁荼(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吁气(呼气,吐气) 云何吁矣。——《诗·周南·卷耳》 (4) 另见yū;yù |
|
⊙ 详细说明 |
吁 xū [叹] (1) (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同本义 [oh]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书·吕刑》 吁!惊也。——《说文》 王曰:“吁,来!…”——《史记·周本纪》 吁!是何言欤?——《法言·君子》。注:“吁!骇叹之声。” (2) 又如: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见《书·尧典》);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表示赞美)
|
|
⊙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吁 ·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 — 解釋:— — 〔古文〕??【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音訏。【說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吁矣。 又留吁,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又【集韻】【正韻】??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又【廣韻】【集韻】??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
|
|
⊙ 常用词组 |
吁吁 xūxū [pant;puff hard] 喘气声。如:气喘吁吁
|
|
⊙ 英文字义 |
1.to appeal; to request; to urge; to ask; to implore; to beseechxū1.a sigh2.why; oh;hush;implore;sh;sh/hush;yo;yoicks |
⊙ 日文字义 |
1ためいきため息##2よびかける呼びかける ##1. ため息をつく.2. 古語で驚嘆や疑問を表す. ウマやウシなどを使用するときの声.どうどう. 叫ぶ,請う. |
⊙ 法文字义 |
吁动soupirer;pousser un soupir气喘~~être hors d'haleine;perdre haleine吁动appeler;plaider;invoquer呼~pétition;appeler qn à faire qch;lancer un appel à qn pou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