髥 拼 音:rán 粤 语: 五 行:金 部 首:髟 部首笔画:10 总笔画:14 繁 体:髥 姓名学笔画:14 GBK编码:F386 笔顺编号:12111543332511 UniCode:U+9AE5 汉字分类:E1 字 韵:《中华新韵》--寒 《十三辙》--遥条 韵母:an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基本注解 髥rán (1) ㄖㄢˊ(2) 古同“髯”。(3) 郑码:CHLB,U:9AE5,GBK:F386(4) 笔画数:14,部首:髟,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字部】 髥 ·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4— —解釋:— —【廣韻】汝鹽切【集韻】【韻會】如占切【正韻】而占切,??冉平聲。【前漢·高帝紀】美須髥。【註】師古曰:在頤曰須,在頰曰髥。【釋名】隨口動搖髥髥然也。 又【廣韻】【集韻】??而豔切,音染。頷毛。 【說文】髥,頰須也。【註】今俗別作髯,非是。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