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淅 xī (1) ㄒㄧˉ (2)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如“秋风~~吹我衣”。 (3) 〔~沥〕象声词,形容雨雪声,落叶声,风声,如“霰~~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叠用作“淅淅沥沥”,如“~~~~下起雨来”。 (4) 淘米:“百姓开门而待之~,~米而储之,唯恐其不来也”。 (5) 郑码:VFPD,U:6DC5,GBK:E4C0 (6) 笔画数:11,部首:氵,
|
⊙ 词性变化 |
淅 xī [名] (1) 淘过的米,洗后控去水的米 [rice]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孟子·万章下》 (2) 象声词。多形容风雨声。寒凉 [rustle;cold]。如:淅冽冽(淅淅零零,淅淅萧萧,淅瑟,淅剌剌。风声);淅零淅留(淅淅沥沥,淅零零。雨声);淅然(寒冷) (3) 水名 [Xi River]。一名析水,通称淅水,又称“淅川”、“淅河”。发源于河南省卢氏县,至渐川县双河镇附近入丹江 |
|
⊙ 详细说明 |
淅 xī [动] (1) (形声。从水,析声。本义:淘 [米] ,以水洗 [米]) 同本义 [wash (rice)] 淅,洒米也。——《说文》 淅,洒也。——《广雅》 淅米而储之。——《淮南子·兵略》 祝淅米于堂。——《仪礼·士丧礼》 矛头淅米剑头炊。——《晋书》 (2) 又如:淅米(淘米);淅玉(淘净的米);淅二泔(第二道淘米水);淅箕(竹过滤器)
|
|
⊙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淅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解釋: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錫。【說文】汰米也。【孟子】接淅而行。 又淅瀝,雨聲。【夏侯孝若寒雪賦】集洪霰之淅瀝。 又淅川,縣名。【廣輿記】屬河南南陽府,漢淅縣,後魏淅川。 【集韻】或作??。
|
|
⊙ 常用词组 |
淅沥 xīlì [rustle of falling leaves,snow and rain]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淅飒 xīsà [rustling;crackling sound] 象声词,物体发出的轻微的响声 老鼠把垃圾弄得淅飒作响 淅淅 xīxī [whistling (of wind,rain and snow)] 象声词,形容风声 今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了
|
|
⊙ 英文字义 |
1.water for washing rice2.to wash rice;sound of rain/sleet et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