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淞 sōng (1) ㄙㄨㄥˉ (2) 〔~江〕水名,发源于中国太湖,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 (3) 郑码:VFOZ,U:6DDE,GBK:E4C1 (4) 笔画数:11,部首:氵,
|
|
⊙ 详细说明 |
淞 sōng [名] (1) 同“凇”。水气凝结成的冰花 [ice bloom] 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宋·曾巩《雾淞》 (2) 中国江名 [Song River]。淞江,通称“吴淞江”。发源于太湖,到上海跟黄浦江合流入长江 淞,水名,在吴。——《广韵》
|
|
⊙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淞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解釋:【廣韻】息恭切【集韻】【韻會】思恭切,??音蜙。江名。今作松。
|
|
|
⊙ 英文字义 |
1.name of a river in Kiangsu Province and Shanghai;name of a river |
⊙ 日文字义 |
地名に用いる.“菽江”は上海で“黄浦江”に合流し長江に注ぐ川の名.通称は“吴菽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