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注解 |
觿 xī (1) ㄒㄧˉ (2) 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用作佩饰:“芄兰之支,童子佩~。” (3) 开瓶口、匣盖的工具:“这大小两把锥子,叫作大~、小~,是开个瓶口儿、匣盖儿用的。” (4) 郑码:RLNL,U:89FF,GBK:D384 (5) 笔画数:25,部首:角,
|
|
⊙ 详细说明 |
觿 xī [名] (1) 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用象骨做成。也用作佩饰 [a horn bodkin for untying knots] 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觿。——《寄崔二十六立之》 (2) 又如:觿年(佩带由象骨制成解绳结饰物的年龄。指童年)
|
|
⊙ 康熙字典 |
【酉集上】【角字部】 觿 ·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解釋: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正韻】弦雞切,??音攜。【說文】佩角銳耑,可以解結。【詩·衞風】童子佩觿。【朱傳】錐也。以象骨爲之,所以解結。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飾也。【禮·內則】左佩小觿,右佩大觿。【註】觿,本作鑴,解結錐也。 又人名。元有宣尉使高觿。 又觜觿,星名。詳前觜字註。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眭。又【正韻】朱惟切,音錐。義??同。 又【集韻】勻規切,音?。與蠵同。觜觿,大龜也。詳前觜字註。 【字彙補】亦作??,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