坉 拼 音:tún 粤 语:nang4、tyun4 五 行:土 部 首:土 部首笔画:3 总笔画:7 繁 体:坉 姓名学笔画:7 GBK编码:8864 笔顺编号:1211525 UniCode:U+5749 汉字分类: 字 韵:《中华新韵》--痕 《十三辙》--言前 韵母:un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基本注解 坉tún (1) ㄊㄨㄣˊ(2) 用草袋装土筑墙或堵水。(3) 田垄。(4) 寨子。(5) 郑码:BHZI,U:5749,GBK:8864(6) 笔画数:7,部首:土,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坉 ·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解釋:— —【廣韻】【集韻】??徒渾切,音屯。【玉篇】水不通不可別流。一曰草土塡水曰坉。一曰田隴。今西北莊家曰坉子。 又【廣韻】徒損切,音沌。亦塡塞也。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