舓 拼 音:shì 粤 语:saai5 五 行:金 部 首:舌 部首笔画:6 总笔画:14 繁 体:舓 姓名学笔画:14 GBK编码:C56B 笔顺编号:31225125113533 UniCode:U+8213 汉字分类:E1 字 韵:《中华新韵》--支 《十三辙》--衣欺 韵母:i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基本注解 舓shì (1) ㄕˋ(2) 古同“舐”。(3) 郑码:MIRO,U:8213,GBK:C56B(4) 笔画数:14,部首:舌, ⊙ 词性变化 ⊙ 详细说明 ⊙ 康熙字典 【未集下】【舌字部】 舓 ·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解釋: 【唐韻】神旨切,音士。【說文】以舌取物也。今作??。或作舐??。 又【韻會】亦作咶。【荀子·彊國篇】伏而咶天。【後漢·鄧后傳】夢及天而咶之。 又作狧。【前漢·吳王濞傳】狧糠及米。 ⊙ 常用词组 ⊙ 英文词汇 ⊙ 英文字义 ⊙ 日文字义 ⊙ 法文字义 ⊙ 俄文字义